[发明专利]电脑、手机笔顺“切分”快捷输入汉字汉语方法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51741.0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建生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手机 笔顺 切分 快捷 输入 汉字 汉语 方法 设计 | ||
1.一种在电脑大键盘上以笔画笔顺为基础输入汉字,同时能以此实现简便并快捷的直接输入汉语词组和语句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
首先,在26个英文字母键上设定三组汉字基本笔画的类型并以数字编号:
第一组(切分功能组):(1横)(2竖)(3撇)(4点)(5横折)(6竖折)(7横折钩)(8竖折钩)
第二组(上下结构组):(.1横)(.2竖)(.3撇)(.4点)(.5横折)(.6竖折)(.7横折钩)(.8竖折钩)
第三组(左右结构组):(01横)(02竖)(03撇)(04点)(05横折)(06竖折)(07横折钩)(08竖折钩)
具体的对应为:
第一组(1 S)(2 D)(3 F)(4 G)(5 H)(6 J)(7 K)(8 C)
第二组(.1 T)(.2 R)(.3 E)(.4 W)(.5 A)(.6 Q)(.7 X)(.8 Z)
第三组(01 Y)(02 U)(03 I)(04 O)(05 L)(06 P)(07 N)(08 M)
V键和B键为部首键,归入第一组。V键部首为:金、木、草、土、病、虫。B键部首为:口、日、目、王、走、足。
输入汉字时,第一次(或第一、二次)输入笔画输入第一组的笔画(或部首),其后的击键若是上下结构的字,则转为始终输入上下结构组(第二组)的笔画,若是左右结构的字,则转为始终输入左右结构组(第三组)的笔画,若非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则第一(或第一、二次)击键输入上下结构组(第二组)笔画后,第二次(或第三次)击键返回输入第一组的笔画,接下一直输入第一组的笔画。
如此:在汉语的输入中,输入的第一组的笔画和部首码,就起到了自然的“切分”汉字,划出汉字与汉字间边界,并能自然地提示组成词组和语句汉字个数的笔画符号码的作用,进而能使以笔画笔顺为基础简便并快捷的直接输入词组和语句的设想得以能够实现。
2.一种包含有权利要求1的以笔画笔顺为基础输入汉字,同时能以此实现简便并快捷的直接输入汉语词组和语句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
为了尽可能在简短的击键中实现快捷精确的输入,设计跳跃性的输入汉字,并依据笔画键码和部首键码,输入相应的笔画和对应的部首:输入某一汉字时,如是上下结构的字,可第一二次(或第一.二.三次)击键输入上面部分的笔画或与部首键码对应的部首,其后的击键则跳跃去输入其下面部分的笔画或与部首键码对应的部首;如下面的部分有左右结构,还可在第四次击键(或第五次击键)开始连续击打左右结构组(第三组)的笔画键或击打部首键,并跳跃去输入下面部分右边字块或部件的笔画或部首,直至输出汉字;如下面的部分是包围结构,还可在第四次击键(或第五次击键)开始连续击打第一组的笔画键或击打部首键,并跳跃去输入下面包围结构内部字块或部件的笔画或部首,直至输出汉字;如是多重上下结构的字,则可在第五次击键(或第六次击键)开始连续击打第一组的笔画键或击打部首键,并跳跃去输入由上到下第三层字块或部件的笔画或部首,直至输出汉字。
输入某一汉字时,如是左右结构的字,可第一二次(或第一.二.三次)击键输入左边部分的笔画或与部首键码对应的部首,其后的击键则跳跃去输入其右边部分的笔画或与部首键码对应的部首;如右边的部分有上下结构,还可在第四次击键(或第五次击键)开始连续击打上下结构组(第二组)的笔画键或击打部首键,并跳跃去输入右边部分下面字块或部件的笔画或部首,直至输出汉字;如右边的部分是包围结构,还可在第四次击键(或第五次击键)开始连续击打第一组的笔画键或击打部首键,并跳跃去输入右边包围结构内部字块或部件的笔画或部首,直至输出汉字;如是多重左右结构的字,则可在第五次击键(或第六次击键)开始连续击打第一组的笔画键或击打部首键,并跳跃去输入最右边字块或部件的笔画或部首,直至输出汉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建生,未经邓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7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塑封结合力的多芯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