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LED和OPD的层叠垂直式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0624.2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闫卫平;刘志环;杨晓博;谢文法;窦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led opd 层叠 垂直 集成 毛细管 电泳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根据毛细管电泳芯片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OLED(Organic Light-Eemitting Diode)和OPD(Organic Photodetector)的层叠垂直式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以用于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的分析检测。
背景技术
微型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μTAS)是以微机电加工技术为基础的将全部分析功能集成于芯片的微型生化分析系统,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目前研究的焦点是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的微流控芯片,即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构建化学或生物实验室,集化学和生物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很小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实现常规化学或生物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在微小可控平台上的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最大限度的把分析实验室的功能转移到便携的分析设备中,以实现分析实验室的“个人化”和“家用化”。
毛细管电泳芯片是微流控芯片之一,由于其具有平行处理的能力,已成为后基因时代的关键性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和药物筛选之中。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在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但是商品化的共聚焦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仪体积庞大,不利于毛细管电泳检测仪的微型化和集成化。
随着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大量被采用,以及在众多领域对大量样品进行分析的需求,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的研究已倍受关注。美国加州大学 Berkly分校的Mathies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基于光电倍增管的多通道毛细管阵列电泳芯片装置检测。该检测系统基于激光共聚焦检测原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系统的光路结构和机械结构都比较复杂,系统体积较大,功耗较高。Virginia大学报道了一种基于电光晶体扫描的多通道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通过对激光束的精确定位,实现多通道的识别。但是,由于电光晶体的自身损耗比较大,要求激光功率较大,导致系统功耗比较高,体积也比较大。Harvard 大学报道了基于光纤及片上集成雪崩二极管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他们通过将检测荧光的雪崩二极管埋在通道下面,大大降低了检测光路的体积。但是,利用光纤引入的激光照射在每个微通道中产生了大小不同的检测光斑,不利于多通道并行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到目前为止,为了实现对同一芯片上的多通道信息同时进行检测与诊断,实验室内通常采用移动激光束实现多通道的扫描,或者利用透镜将点光源转化成平行光束照射在各通道上,以激发各通道中被荧光剂标注的被测物质产生荧光信号,然后利用探测器将荧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机械装置或光学系统体积庞大,与体积较小的毛细管电泳芯片极不成比例,不易实现整个检测系统的体积集成化、微型化和便携化。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的检测问题而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激发光源(OLED)、荧光探测器(OPD)、滤波器(起偏器和检偏器)、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等以层叠垂直方式组合在一起,以集成方式改进了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系统的结构,以减小系统的体积,加速分析实验室的微型化、集成化和“家用化”的进程,提供了一种基于OLED和OPD的层叠垂直式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OLED和OPD的层叠垂直式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包括:阵列式有机薄膜光源OLED、起偏器、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检偏器及阵列式有机薄膜探测器OPD。
所述阵列式有机薄膜光源OLED、起偏器、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检偏器及阵列式有机薄膜探测器OPD依次平行层叠放置;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上的每个电泳微通道检测位置的上下分别与阵列式有机薄膜光源OLED上的单个光源OLED和阵列式有机薄膜探测器OPD上的单个探测器OPD相对应。
所述检偏器与起偏器的偏振状态相互垂直。
所述阵列式有机薄膜光源OLED和阵列式有机薄膜探测器OPD采用热蒸镀工艺,分别利用相关的有机光电材料在ITO玻璃基板上制作而成。
所述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以玻璃为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