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光纤或光栅检测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739.X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丁勇;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L1/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光纤 光栅 检测 地下 型钢 变形 内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检测方法,是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63987.0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光栅监测已应用在斜拉桥等领域,光纤、光栅布置在钢绞线上,但均为地上结构,目前还没有利用光纤或光栅检测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纤或光栅检测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光纤或光栅检测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在H型钢的翼缘(2)上需铺设光纤或光栅的部位的旁边固定保护光纤的挡条,挡条厚度比光纤或光栅的直径大3-6mm,构成光纤挡槽;
2)、将H型钢的翼缘上需铺设光纤或光栅的部位的表面进行除锈处理;
3)、在已除锈的H型钢上需铺设光纤或光栅的部位的表面刷结构胶;
4)、在上述光纤挡槽内铺设光纤或光栅;
5)、采用结构胶将光纤或光栅粘在H型钢的表面,然后在光纤挡槽内的光纤或光栅的表面刷结构胶,粘编织布;
6)、将H型钢安设入地下;
7)光纤或光栅与地面上的光缆相连,光缆与检测仪器相连,采用现有技术检测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
所述保护光纤的挡条为钢筋、夹板条、塑料条、铝塑条、铝合金条或铝条,挡条厚度比光纤或光栅的直径大3-6mm,钢筋点焊连接或粘接在H型钢上,夹板条、塑料条、铝塑条、铝合金条或铝条粘接在H型钢上。
所述编织布为无纺布、土工布等。
如果H型钢安设到地面下需要外力(如振动)才能安设到位时,需在H型钢的底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粘接挡板,挡板为钢板、夹板条、塑料条、铝塑条、铝合金条或铝条,钢板、夹板条、塑料条、铝塑条、铝合金条或铝条厚度比光纤或光栅的直径大3-6mm。
同一根光纤或光栅布置在H型钢的同一边的翼缘上。所述的光纤或光栅呈U形布置,在H型钢的腹板上开设光滑的圆孔,光纤或光栅的U形底部从圆孔中穿过。
同一根光纤或光栅布置在H型钢的两边的翼缘上。所述的光纤或光栅呈U形布置,光纤或光栅的U形底部布置在H型钢的腹板上,在从H型钢的一边的翼缘到另一边的翼缘的光纤或光栅过渡处的H型钢的腹板上固定两个挡条,形成弧形光纤挡槽,光纤或光栅的U形底部位于弧形光纤挡槽内。
光纤挡槽内设两根及以上光纤或光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现有的光纤或光栅检测技术运用到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检测,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
2、采用需铺设光纤或光栅的部位的旁边固定保护光纤的挡条,构成光纤挡槽,在挡槽内铺设光纤或光栅;该结构构造使光纤或光栅随H型钢安设到地下时不受损害。
3、可采用多根光纤或光栅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4、扩宽了光纤或光栅的检测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沿D-D线的剖视图;
图中:1-H型钢,2-H型钢的翼缘,3-H型钢的腹板,4-挡条,5-圆孔,6-光纤或光栅,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利用光纤或光栅检测地下H型钢的变形和内力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在H型钢的翼缘2上需铺设光纤或光栅的部位的两旁点焊比光纤或光栅直径大的钢筋4(即在两根钢筋4内铺设光纤或光栅,光纤或光栅呈U形布置,钢筋的直径比光纤或光栅的直径大3-6mm),构成光纤挡槽(或称钢筋槽);点焊的位置在不铺设光纤或光栅的另一边,点焊间距为1.5-2m,并向H型钢的腹板3处弯成弧形(如图3所示,H型钢的同一边翼缘2上,从H型钢的腹板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过渡处采用弧形结构,即此处的光纤挡槽为弧形;整个光纤挡槽为U形布置),同时在H型钢的腹板3的相应位置开设光滑的圆孔5(光纤或光栅的U形底部从圆孔5中穿过,以利于光纤或光栅从此圆孔穿过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