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xSn1-xO2固溶体为载体的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494.7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林;孙传智;张兵;高飞;董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22 | 分类号: | B01J23/22;B01J23/8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 sub sn 固溶体 载体 负载 金属 氧化物 纳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金红石型TixSn1-xO2固溶体为载体的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具有脱硝效率高,副作用较小等优点,在已运行的SCR装置的锅炉中,脱硝率达到80-90%,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近几十年来,SCR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75年,日本Shimoneski电厂建立了第一个SCR系统的示范工程,其后SCR技术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日本93%以上的烟气脱硝采用SCR,运行装置超过300套;在欧洲,SCR技术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该技术,并规定发电量50 MW以上的电厂都得配备SCR装置;美国政府也将SCR技术作为电站大气污染的主要控制技术。台湾也有100套以上的SCR装置在运行。而我国自“十一五”开始,烟气脱硝几乎全部应用了SCR技术。目前,SCR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电站和工业窑炉脱硝最成熟的主流技术。
工业SCR催化剂主要有三类:(1)以贵金属为主的催化剂体系,这类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在300℃以下,150℃左右就能有较明显的SCR效果,但催化剂较易中毒,受水蒸气和SO2的影响较大,同时对NH3的氧化较为严重。通常应用在较清洁的环境如天然气为原料的锅炉、化工生产线的脱硝。(2)以分子筛为载体的SCR催化剂在600℃左右的环境可以得到很高的脱硝效果。(3)负载在锐钛矿TiO2载体上的V2O5-WO3/TiO2和V2O5-MoO3/TiO2催化剂,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260~425℃。一般地,电厂烟道气外排到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时,其排气温度大约为300~400℃左右,故对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V2O5-WO3 (MoO3)/TiO2来说,工程上SCR装置中烟气无需再加热,即可获得最佳的NOx转化效果。
因此,大规模应用的工业SCR催化剂主要是负载在TiO2载体上的V2O5-WO3/TiO2和V2O5-MoO3/TiO2催化剂。以TiO2为载体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与其它载体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2)在NO选择性还原反应中对于抗硫酸盐中毒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锐钛矿型TiO2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比表面小,热稳定性差,高温易烧结等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
TixSn1-xO2 固溶体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它在低压变阻器、气敏原件和光催化等应用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来,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TixSn1-xO2 固溶体作为载体,在NO的SCR反应中具有比单纯的TiO2和SnO2做载体具有更显著的优势。而且高温不易烧结。我们通过一种简易的方法,成功合成出了一系列以TixSn1-xO2 固溶体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由于该方法合成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无特殊设备要求,使其在催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制备高活性、高热温定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方法,从而有望在工业催化中得到一定的运用。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由于两种物质的Ksp不同,为了保证两种离子混合的尽量均匀,采用反滴加的方法,将两种离子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NH3·H2O中,使其沉淀完全,然后老化焙烧,得到TixSn1-xO2固溶体,利用活性组分和载体相互作用,采用浸渍的方法,使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制备纳米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档位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灭杀韭蛆的微波杀虫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