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3861.6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柱;姬江涛;高吭;贺智涛;杜蒙蒙;郑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水田机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在水稻田中作业的水田机械的行走装置基本上分为三种:一、轮式行走装置,该类行走装置采用的是常规轮胎,由于常规轮胎在水田中下陷深度较大且滑转严重,因此相对而言,该类行走装置较适用于水田机械的陆地行走,而不适合水田机械长时间的在水田间行走;二、履带式行走装置,该类行走装置采用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附着性能较好的履带轮,因而水田机械采用该类行走装置在水田中行走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但由于履带轮在行走时的转向性较差,以及水田中土壤或泥浆过于松软的原因,使得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水田机械不但行走较慢而且还极易破坏水田中的土壤底层;三、水田轮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采用由多块钢板焊接形成的专用铁轮,即水田轮来完成水田机械的行走作业,但由于水田轮的整体结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造成该类行走装置的整体重量较重,从而不利于降低重心,进而导致了利用该类行走装置行走的水田机械在操作上产生了较大的不便利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使用所述的行走轮不仅能够保持水田机械在陆地上的正常行走,而且还能够增强水田机械在水田间的行走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包含轮胎和叶片装置;所述轮胎的轮毂内朝向面围绕该轮毂中心有间隙的均匀安装有多个叶片装置;所述的叶片装置包含固定块、限位块、扭簧和叶片;所述的固定块一端端面与轮胎的轮毂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另一端端面一侧与垂直于轮胎轮毂内朝向面的限位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与限位块的内夹角接近角端的位置通过固定安装的扭簧连接叶片;所述的叶片片面与固定块的另一端端面贴附接触,且叶片与固定块之间的间隙缝朝向轮胎前行的方向。
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固定块与限位块之间形成50~80度的内夹角。
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固定块长度尺寸大于限位块的长度尺寸,同时小于叶片的长度尺寸;所述的限位块长度尺寸不大于叶片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叶片对应轮胎行进方向的一侧边缘设为刀刃缘。
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固定块与限位块设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叶片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所述的叶片形状为龟爪形、鸭掌形或鱼鳍形。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轮叶复合式行走轮结构简单,便于操控,该行走轮通过轮胎与多个叶片的组合,达到了在水田的行走中不易滑转及不会破坏水田中的土壤底层的目的;当安装所述行走轮的水田机械在陆地行走时,叶片因扭簧的作用力与固定块贴附接触,从而不会影响水田机械在陆地上的正常行走,当安装所述行走轮的水田机械行驶在水田地里时,轮胎的前行力使水田里的土壤或泥浆对叶片施加了一定的阻力,从而利用扭簧使叶片张开与限位块贴附接触,即通过张开的叶片所产生的阻力来增强水田机械在水田间的行走稳定性,同时也更利于操控水田机械在水田中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叶片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轮胎;2、轮毂;3、固定块;4、限位块;5、叶片;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