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1785.5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波;徐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市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过敏性 结肠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过敏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医方考·泻门》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于实,脾责之于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发病机理乃肝郁脾虚,肝气乘脾。治疗原则为疏肝健脾,行气止痛,涩肠止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分组成:柴胡10-15g、白芍10-15g、甘草6-10g、当归6-9g、白术10-15g、茯苓10-15g、生姜6-10g、薄荷3-6g、陈皮10-15g、防风10-12g、木香6-9g、金樱子10-15g。
优选用量:柴胡10g、白芍10g、甘草10g、当归6g、白术12g、茯苓12g、生姜6g、薄荷6g、陈皮10g、防风10g、木香6g、金樱子15g。
药理分析:方中柴胡味辛,苦,性寒,归肝、脾经,疏肝气,散郁结以顺肝性。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归肝经,养血,柔肝止痛。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既可使脾健而不受肝乘,又可使脾能化生气血以养肝。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一可助茯苓、白术以补气,又可同白芍相配缓急止痛。薄荷辛散助柴胡舒肝,生姜辛温合当归以暖肝气,增加当归养血之功。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和中化湿,助白术健脾化湿。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肺、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金樱子味甘、酸、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涩肠止泻。以上药物合用,共奏疏肝健脾,行气止痛,涩肠止泻之功效。
剂型及用法:本方药剂型为汤药,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600ml,浸泡2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150ml,二煎加热水6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40分钟,取汁150ml,两遍药汁混合,早晚饭后2小时各服15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寒凉食物,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分组成:柴胡10-15g、白芍10-15g、甘草6-10g、当归6-9g、白术10-15g、茯苓10-15g、生姜6-10g、薄荷3-6g、陈皮10-15g、防风10-12g、木香6-9g、金樱子10-15g。
实施例2: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份配比为:柴胡10g、白芍10g、甘草10g、当归6g、白术12g、茯苓12g、生姜6g、薄荷6g、陈皮10g、防风10g、木香6g、金樱子15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运用此方共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病人24例,其中女性14例,男性10例;年龄20-30岁6例,30-40岁8例,40-50岁7例,50-60岁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因情绪诱发者16例,感寒而发者4例,饮食不当而发者4例。
(二)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泻,脐周及左下腹疼痛,常因情志波动,感受寒凉,饮食不节而诱发。查大便常规正常,大便细菌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无异常。
(三)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无粘液,半年内无复发。
好转:服药期间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大便成形或次数减少,偶有粘液,停药后又复发。
未愈:服药期间症状无任何改善。
(四)治疗效果
24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5%,治愈率75%,好转率12.5%,无效12.5%。
(五)典型病例:
1、王某,男,30岁,反复腹泻半年,每因情志不遂而诱发,伴有脐周及左下腹疼痛。查: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均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诊为“泄泻”,辨证为肝郁脾虚。用本方药服用6剂症状明显减轻,继服6剂,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李某,女,40岁,反复腹泻1年,伴有脐周疼痛,每遇寒冷或情志不舒时加重,平素心烦易怒,善太息。曾服“吡哌酸”、“附子理中丸”均无明显效果。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为肝郁脾虚,拟上方服6剂症状减轻,继服6剂,诸症消失,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市口腔医院,未经文登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存档与查找方法及其文件袋
- 下一篇:催化裂解制烯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