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系统及具有该散热系统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954.1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曲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系统 具有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散热系统及具有该散热系统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设备,如通信设备,随着更高速率的以太网标准化,以太网端口速率从GE(Gigabit Ethernet,千兆比特以太网)演进到10GE、40GE和100GE,因此由此带来对以太网交换设备提出了更高的带宽和密度要求,要求以太网交换设备支持更高速率的serdes(并串行与串并行转换器)链路。
传统的以太网交换设备一般基于3.125Gbps/6.25Gbps速率的串行器/解串器(serdes)搭建系统,支持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GE)。新型的10GE、40GE和100GE以太网标准发布后,为了提升物理链路的利用率,serdes速率都演进到10.3Gbps,因此要求以太网设备能基于10.3Gbps的链路来构建系统。
在支持10.3Gbps的链路时,对系统的端到端的走线长度是有严格要求的,否则整个链路的工作是不稳定的,因此传统的大型以太网设备在支持高速链路时,由于在背板上的走线太长,导致端到端的serdes链路太长,差损太大,链路无法正常的工作,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太长的链路工作时的状态是非常不稳定的。
基于这种现状,为了更好的支持高速链路,以太网设备逐渐的采用了一种正交架构,所谓正交架构就是采用一种正交连接器,在背板的两面分别直接互联以太网线卡和交换线卡,使得背板上的高速链路走线减小到零,这样端到端的高速链路最短,差损最小,整个系统的高速链路工作稳定。
对于正交架构,虽然减小了链路的走线长度,提升了系统的带宽,但同时也带来负面的影响,最大的影响是系统的散热风道设计非常困难。特别是在特定情况下的散热风道,如在严格要求前进风、后出风的散热风道约束下。
传统技术中的散热方案,均为左进风、右出风或右进风、左出风结合上进风、下出风或下进风、下出风,采用相互垂直的散热风道,这种不统一的散热风道会带来散热风道窜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设备散热的效率,导致设备功耗增加,设备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及具有该散热系统的电子设备,其散热风道之间不会窜风,设备的散热效率高、功耗小,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系统,用于对正交架构的电路板组件进行散热,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机柜内,上述散热系统包括可使气流从对应于电路板组件区域前方流入机柜并流经电路板组件前部之后分流至电路板组件两侧再排出机柜的第一散热风道和可使气流从对应于电路板组件的一端的前方处流入机柜并穿过电路板组件后部再排出机柜的第二散热风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柜和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正交架构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的散热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及具有该散热系统的电子设备,其通过设置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使第一散热风道从机柜正面对应于电路板组件中央区域处进风,流经电路板组件的前部之后分流至电路板组件的两侧再排出机柜;第二散热风道从机柜正面对应于电路板组件下端区域处进风,气流由下向上纵向流经电路板组件的后半部分。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之间不会窜风,设备的散热效率高、功耗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去除机柜顶面后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去除机柜侧面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中正交架构的电路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中机柜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中机柜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