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溶液提取环境热能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842.6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永斌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24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溶液 提取 环境 热能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环境热能的系统,尤其是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溶液或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溶液提取环境热能加以宏观利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按照热力学的观点,环境中(包含空气、水、其它物体)含有大量的热能,但不能从单一的热源提取能量加以利用而不产生其它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实现从单一热源提取能量实现宏观使用,很多试验都宣告失败,因为这一做法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意味着还没有人能够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从另一个角度讲,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只是一个宏观统计规律,从单一热源提取能量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能不能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要看使用什么方法,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宏观统计规律,最终会被人们攻破,只不过需要时间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利用单一热源提取能量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溶液或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溶液提取环境热能加以宏观利用的系统,也就是提取单一热源的能量加以利用,其指导思想是利用微积分的原理实现的,即把细小的能量实现累加,使其在宏观上显现并被人类加以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溶液浓度差提取环境热能的系统的系统,由高位容器、低位容器、溶剂通道、气体通道、半透膜、液轮机、低位容器溶液、高位容器溶液组成,高位容器比低位容器位置高,在高位容器中装有高位容器溶液,在低位容器中装有低位容器溶液,在高位容器、低位容器之间,通过溶剂通道与气体通道连接成一个溶剂的闭合通路,液轮机位于溶剂通道中,在溶剂通道与高位容器的连接处装有半透膜;在高位容器与低位容器中分别装有溶剂相同溶质不相同的溶液或在高位容器与低位容器中分别装有溶剂相同溶质也相同但浓度不同的的溶液;为了取材方便,可以用低位容器装低浓度蔗糖水溶液,高位容器中装高浓度的蔗糖水溶液。当环境具有一定温度时,装在低位容器中的低位容器溶液与装在高位容器中的高位容器溶液的溶剂都部分蒸发到气体通道中,同时气体通道中的的溶剂气体分子也分别回到高位容器与低位容器中,通过配置高位容器与低位容器中的溶液,溶质不同或浓度不同,使高位容器中的溶剂蒸发少于回收,低位容器中的溶剂蒸发大于回收,利用这一差值,使溶剂分子不断地由低处被环境热能搬到高处,其势能增加,在高位容器中溶液的自身压力下,溶剂被压出半透膜,溶剂的势能通过液轮机转化为机械能,供人类使用,这就使溶剂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实现了从单一热源提取能量供人类使用的目的,当然液轮机的机械能可以转换为电能,电能最终转换为热能,再放回环境,就能实现能量无限循环下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将在具体实施方案中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中1.高位容器,2.低位容器,3.溶剂通道,4.气体通道,5.半透膜,6.液轮机,7.低位容器溶液,8.高位容器溶液,9.溶剂气体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我们以实施一种利用溶液提取环境热能的系统为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永斌,未经任永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