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光变色布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814.4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温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新诚鑫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光 变色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匹面料及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感光变色布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的大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各种材料层出不穷,人们对于面料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衣物的色彩不够艳丽无法满足女性对时尚的追求,人们对于服饰色彩绚丽多变的追求有愈演愈烈之势,据悉现在城市中的人们平均每天更换超过两套衣服,桌布、窗帘等装饰面料的使用年限不超过三年,此举虽然给大家带来极大的美感,但也浪费了大家的许多精力和时间,同时过多废弃布料的处理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随着光的强弱显示不同颜色的感光变色布,让人们在使用此种布料制作的衣物、桌布、窗帘等时不需更换就可显现不同的效果,节省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增强人们的使用周期减少了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此感光变色布包括变色粉粒、粘合剂、基布,所述的变色粉为一种随光照强度的不同呈现不同色彩的粉粒材料,通过粘合剂粘合在基布的表面,所述基布是一层或一层以上粘合而成的组合布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变色粉粒采用变色玻璃粉。
作为优选,所述变色粉粒直径小于0.05mm。
这种感光变色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喷胶;
2. 喷粒;
3. 吹落堆积粉粒;
4. 压制;
5. 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此布料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此种感光变色布料可以随着光的强弱显示不同颜色,无需添加其他辅助物质,人们在使用此面料作为衣服面料使用时无需更换衣服边就可以起到的变化色彩改换心情的目的,布料表面的变色粉粒有较为宽泛的反射角,从其它角度观看物色彩失真,变色粉粒使得布料的外表面有一种磨砂的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感光变色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感光变色布料实现起一种生产方法的机械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感光变色布包括变色粉粒11、粘合剂12、基布13,所述的变色粉11为一种随光照强度的不同呈现不同色彩的粉粒材料,通过粘合剂12粘合在基布13的表面,变色粉粒11也可以根据需要附着在由粘合剂12做成的特定图案上,所述粘合剂12是一种可以粘合粉粒和布料的材料,所述基布13一层也可以是几层粘合而成的组合布料。
上述感光变色布,所述的变色粉粒11采用变色玻璃粉。
上述感光变色布,所述变色粉粒11直径小于0.05mm。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展示了感光变色布的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 喷胶;
2. 喷粒;
3. 吹落堆积粉粒;
4. 压制;
5. 烘干。
下面结合这种感光变色布的装置结构的简易图示于以说明:主动轮26带动基布13在工作平台21上前进,首先由粘合剂喷涂装置22喷射出的粘合剂12均匀覆盖在基布上面,涂抹好粘合剂12的基布13继续前进,经过粉粒喷射装置23时,被均匀喷射上变色粉粒11,然后由吹落装置24将产生堆积的变色粉粒11吹散掉,最会经过压紧轮25将变色粉粒11压紧在涂抹粘合剂12的基布13上,最后由烘干装置27将粘合剂12吹干即可。
此装置结构简单,粘合剂喷涂装置22可以是将粘合剂12喷涂在整个基布11上制作单色感光变色面料,也可以是由需要将粘合剂12喷涂成固定的图案在基布11上制成带有感光变色图案的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新诚鑫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新诚鑫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