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迭代译码方法及其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8966.2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译码 方法 及其 通信 装置 | ||
1.一种迭代译码方法,适用于一通信装置,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包括:
(a)解译一初始的软判信息为一已译码数据;
(b)接收该已译码数据,将该已译码数据经过一交织处理为一已交织数据;
(c)将该已交织数据经过一卷积编码处理为一已卷积数据;
(d)根据该已卷积数据,判断是否更新对应于该已卷积数据的软判信息;
(e)解译该软判信息为下一级的已译码数据;以及
(f)迭代重复步骤(b)至步骤(e),直至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以及输出满足该预定门限条件的已译码数据;
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为该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该步骤(b)至步骤(e)的迭代执行达到一预定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软判信息的一初始值,是将由一通道所接收的一接收序列数据经过一反对应处理后的一反对应数据,再进行一插值处理后所产生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d)更包括:
判断该已卷积数据中每一比特是否为一不可纠错比特;
当该比特为该不可纠错比特时,不更新对应该比特的该软判信息的内容;以及
当该比特为一可纠错比特时,更新对应于该比特的该软判信息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解译软判信息为已译码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该软判信息经过一维特比译码处理为一第一数据;
将该第一数据经过一解交织处理为一第二数据;以及
将该第二数据经过一外部译码处理为该已译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外部译码为利用一里德所罗门译码方式,将该第二数据译码处理为该已译码数据。
6.一种通信装置,适用于迭代译码,包括:
一打孔解译器,用来插值处理一已打孔数据为软判信息的初始值;
一译码模块,连接至该打孔解译器,用来译码该软判信息的初始值或上一级的软判信息为一已译码数据;
一交织器,连接至该译码模块,用来将该已译码数据交织处理为一已交织数据;
一暂存计算器,连接至该交织器、该维特比译码器及该打孔解译器,用来将该已交织数据以一卷积编码方式编码处理为一已卷积数据,并根据该已卷积数据中每一比特判断是否更新对应的该软判信息;以及
一控制单元,连接至该外部译码器与该暂存计算器,用来控制该外部译码器将该已译码数据传送至该交织器,以迭代处理该软判信息,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其中该预定门限条件为该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该交织器迭代处理该已译码数据达到一预定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已打孔数据为从一通道所接收的一接收序列数据经过一反对应处理后的一反对应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译码模块更包括:
一维特比译码器,连接至该打孔解译器,用来利用一维特比译码方式处理该软判信息的初始值或上一级的该软判信息为一第一数据;
一外部交织解译器,连接至该维特比译码器,用来利用一解交织方式该第一数据处理为一第二数据;以及
一外部译码器,连接至该外部交织解译器,用来将该第二数据译码处理为该已译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编码器利用一里德所罗门译码方式将该第二数据译码为该已译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暂存计算器根据该已卷积数据中每一比特判断是否更新对应的该软判信息;
当该比特为一不可纠错比特时,该暂存计算器不更新对应该比特的该软判信息;以及
当该比特为一可纠错比特时,该暂存计算器更新对应于该比特的该软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9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巷双钩头运行防窜车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画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