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8846.2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峰;金家宏;李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0/32 | 分类号: | C07C50/32;C07C46/10;C07C69/738;C07C67/48;A61K31/216;A61K31/122;A61P37/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草 素四聚体类 化合物 及其 制药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抗补体或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报道,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研究显示,直接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补体抑制剂的成本低,并且大多数活性成分作为天然产物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被机体消化吸收,因此,近年来从天然来源中寻找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药物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从包括海洋生物在内的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量的具有补体系统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为抗补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癌症每年发病约1000万人,死亡约700万人,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号杀手。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抗癌药物研究中,化疗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进展。化疗是肿瘤治疗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然而,随着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肿瘤多药耐药现象,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的疗效。因此,寻找新的化疗药物迫在眉睫。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包括植物药材中的紫杉醇、喜树碱、长春新碱、鬼臼毒素等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为紫草科(Boraginaceae)紫草属(Arnebia)植物的根,多年生草本,分布于新疆的天山南北坡和西藏的西部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多生长于海拔2500~4200米的山地砾石质阳坡、草地及草甸等处。新疆紫草的根味苦,性寒。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的功能,可用于预防麻疹、热病斑疹、黄疸、紫癜、吐衄尿血、血淋、血痢、痈肿疮毒、丹毒、湿疹、烧伤、热结便秘。据文献报道,紫草中萘醌类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如小鼠胶质瘤细胞C6、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等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解热、镇痛、镇静、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近年来对紫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上,从中分离得到了一些苯醌类、紫草素类以及苯醌苯酚类化合物。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均未见报道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及其抗补体、抗肿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具有抗补体和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具体涉及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特别涉及其中的化合物新紫草素A(neoshinkonin A)~新紫草素G(neoshinkonin G)。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活泼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对植物药中抗补体及抗肿瘤活性物质进行研究,从紫草科(Boraginaceae)紫草属(Arnebiae)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干燥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并证实其具有抗补体和抗肿瘤作用。
本发明的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通式的化学结构:
上述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当R1=(R)OCOCH=C(CH3)2,R2=CH2CH=C(CH3)2,R3=CH2CH=C(CH3)2,R4=H时,化合物为3,3′-二{[2,11]-(15-异戊烯基-35,36-二甲基丙烯酰基-紫草素)]}萘醌(新紫草素A,neoshinkonin A,1);当R1=(R)OCOCH3,R2=CH2CH=C(CH3)2,R3=CH2CH=C(CH3)2,R4=H时,化合物为3,3′-二{[2,11]-(15-异戊烯基-乙酰紫草素)]}萘醌(新紫草素B,neoshinkonin 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制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数据备份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