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生产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5988.3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俊 |
主分类号: | C07C69/587 | 分类号: | C07C69/587;C07C67/54;C07C67/52;C07C67/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英国密***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化 生产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更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化生产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必需的omega-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治疗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抑制肿瘤以及预防老年痴呆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高纯度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还可以作为原料药,应用于医药制药领域。如美国Amarin公司研制的药物AMR101就是采用纯度大于96%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 此药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脂异常症,目前已经进入临床三期,此药物将成为美国唯一治疗高甘油三酯并同时患有混合型血脂异常病人的omega-3脂肪酸处方级药物。因此,高纯度EPA-EE未来必将广泛地应用于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
但目前,在国内高纯度EPA-EE的制备却存在技术瓶颈。已报道的从鱼油中分离和制备EPA-EE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尿素包合法、低温冷冻法、金属盐沉淀法、真空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层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但大部分方法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去除原料鱼油中色素、胆固醇和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的水平,无法制备得到高纯度的EPA-EE。采用制备色谱法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方法能得到较高纯度的EPA-EE,但却成本高且需要特殊设备,如极低温设备等,因而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发展简单可控,操作成本低,且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制备高纯度EPA-EE的工艺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化生产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分子蒸馏法,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纯度为68%-72%的原料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纯度提高到79%-83%,收率达50%-70%;
(b)采用盐沉淀的化学方法,将步骤(a)中所得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纯度为79%-83%的鱼油经过盐沉淀法分离,使得其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纯度提高到88%-92%,收率达50%以上;
(c)采用工业化制备色谱法,将步骤(b)中所得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纯度为88%-92%的鱼油经过制备色谱纯化,使得其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纯度提高到96%以上,实际收率达85%-90%。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盐沉淀法在醇类溶剂中,碱的作用下进行。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盐沉淀法中使用的醇类溶剂可以为甲醇或乙醇或其他类似的醇类溶剂。
再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盐沉淀法中使用的碱可以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其他类似的碱。
其中,在步骤(a)中,分子蒸馏在有效去除杂质和提高产品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含量的同时不会对有效成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化学特性和药理学特性造成影响;在步骤(b)中,碱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纯度和使化学纯化操作更容易进行,且不对有效成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化学特性和药理学特性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生产二十二碳五烯酸乙酯的方法,利用了分子蒸馏法的分离效果好、收率高、易工业化生产等特点,且该方法作为第一步,其中由于高温可能引入的氧化物以及其他难除去的杂质将会在下一步盐沉淀法中得到进一步纯化,从而避免了分子蒸馏法在纯化原料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缺点。盐沉淀法能有效地去除DHA-EE和饱和脂肪酸、支链不饱和脂肪酸,且该步骤工业成本低,也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样品经过分子蒸馏法和盐沉淀法纯化后去掉了其中的大部分主要杂质,然后再采用制备色谱法,大大降低了制备色谱法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量,降低了对填料的损耗,有效地降低了工业化生产成本,从而使得本发明的该方法更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日产可高达kg级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鱼油。在第三步的制备色谱纯化法中,可根据杂质情况来选择单柱制备色谱系统或动态模拟移动床系统,如果经过前面两步纯化后的鱼油中除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其他杂质单一,含量较低,可利用制备色谱的动态模拟移动床系统进行纯化,否则,可利用单柱系统进行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俊,未经赵永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5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