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纯化、检测及治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7101.6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基;朱宝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致融 |
主分类号: | A61K47/44 | 分类号: | A61K47/44;A61K47/42;A61K39/00;A61K39/395;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纯化 检测 治疗 | ||
1.一种作为靶向药物递送体系检测及治疗的纳米级人造油体,其组成包含:
油体载体,其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油体钙蛋白或油体膜蛋白与识别病症细胞的专一性肽插入宿主细胞所诱导出,该油体钙蛋白或油体膜蛋白可为植物种子的油体钙蛋白或油体膜蛋白,上述油体钙蛋白或油体膜蛋白可以选自以下群组的植物种子的油体蛋白:芝麻、橄榄、大豆、花生、麻种子、油菜、葵花、芥花、红花的一部分或其组合;该专一性肽可以选自以下群组的肽:配体肽、抗体肽、细胞穿透肽、专一性酶肽、类固醇、糖类、或其组合,前述宿主细胞可以为真核宿主细胞及原核宿主细胞,真核宿主细胞选自以下群组:单细胞生物体如酵母细胞、源自高等生物体如植物,昆虫或哺乳动物的不死细胞或其组合,原核宿主细胞选自以下群组: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或其组合,最佳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当宿主细胞可为:E.coli.DH5α、E.coli.BL21(DE3)、E.coli nissle(λG2)或其组合;以及
脂质,其加入前述蛋白质后制成油体载体,该脂质可以选自以下群组:甘油三酯、橄榄油、芝麻油、大豆油、花生油、矿物油、亚麻油、红花油、或其组合;
通过上述组成,成为具有专一性的传递载体,利用基因工程使油体膜蛋白或油体钙蛋白连接专一性识别病症细胞的肽,可精准的识别癌细胞表而的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靶向药物递送体系检测及治疗的纳米级人造油体,其中,油体载体可进一步包括脂质包覆已知荧光信号分子,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组装成荧光油体,该已知荧光信号分子可以选自以下群组:铯化镉量子点、异硫氰酸荧光素、茜素黄、尼罗红或其组合;
通过上述组成,成为具有专一性的传递载体,以提供主动靶向药物递送体系,利用基因工程使油体膜蛋白或油体钙蛋白连接专一性识别病症细胞的肽,并加入脂质包覆已知荧光信号分子,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而组装成荧光油体,可以用在专一性靶向检测,而不致影响正常细胞,以达到病症部位专一性靶向检测的目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靶向药物递送体系检测及治疗的纳米级人造油体,其中,油体载体可进一步包括脂质包覆药物,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组装成药物油体,该药物选自以下群组的药物:茄红素、姜黄素、喜树碱、抗生素、葫芦素、温诺平、紫杉醇、西药、中草药或其组合;
通过上述组成,成为具有专一性的传递载体,以提供一主动靶向药物递送体系,利用基因工程使油体膜蛋白或油体钙蛋白连接专一性识别病症细胞的肽,并加入脂质包覆已知荧光信号分子和脂质包覆药物,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而组装成荧光药物油体,可以用在专一性靶向治疗及检测,提高区域性的药物浓度,而不致影响正常细胞;此外,亦可刺激癌细胞对药物油体的吞噬作用与融合作用,使抗癌药物进入癌细胞,以达到治疗及避免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靶向药物递送体系检测及治疗的纳米级人造油体,其中,油体载体可再包括脂质包覆药物和脂质包覆已知荧光信号分子,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组装成荧光药物油体,该药物选自以下群组的药物:茄红素、姜黄素、喜树碱、抗生素、葫芦素、温诺平、紫杉醇、西药、中草药或其组合;该已知荧光信号分子可以选自以下群组:铯化镉量子点、异硫氰酸荧光素、茜素黄、尼罗红或其组合;
通过上述组成,成为具有专一性的传递载体,以提供一主动靶向药物递送体系,利用基因工程使油体膜蛋白或油体钙蛋白连接专一性识别病症细胞的肽,并加入脂质包覆已知荧光信号分子和脂质包覆药物,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而组装成荧光药物油体,可以用在专一性靶向治疗及检测,提高区域性的药物浓度,而不致影响正常细胞;此外,亦可刺激癌细胞对药物油体的吞噬作用与融合作用,使抗癌药物进入癌细胞,以达到治疗及避免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致融,未经陈致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1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