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控斜井缆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1008.4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闫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瑞 |
主分类号: | B61B12/00 | 分类号: | B61B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井 缆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斜井条件下运人的缆车,尤其是一种手控斜井缆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关于斜井运人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可摘式缆车,一种是不可摘式缆车,这两种系统的共同弊端是乘车人员无法控制缆车的开停,不能实现乘车人员在人车静止时上、下车,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至今还未有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缆车在运行中无法方便停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控斜井缆车,该缆车结构合理、舒适,有防撞、防溜保护措施,运行可靠易维护,并且乘车人员可以方便控制缆车的开、停,实现乘车人员在缆车停止的情况下上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手控斜井缆车包括离合器、离合固定触板、复位弹簧、悬臂、车体、手控闸、连杆、 离合动触板、止逆爪、棘轮、 棘爪、限位装置和滚轮;所述缆车有一个悬挂式带座椅及手控闸的半箱式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前后端分别设有缓冲装置,防止停车时,车体的磨擦与碰撞;所述车体的顶部顺序连接有悬臂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两侧安装有滚轮,与导轨滑动配合连接并悬挂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位于停车场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离合器向下连接有竖向的中轴,所述中轴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离合固定触板和离合动触板;所述离合动触板与悬臂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且该离合动触板通过连杆与车体内的手控闸连接,操纵手控闸即可控制离合动触板的开合;所述离合动触板、中轴及离合固定触板之间穿有动力绳,当离合动触板与离合固定触板抱紧咬住动力绳,车体即会运行转动;所述离合动触板上连接有可转动的棘轮及与所述棘轮啮合连接的止逆爪和棘爪;所述止逆爪与离合动触板铰连接,用以防止棘轮反转和定位;所述棘爪铰连接于可绕棘轮自由转动的摆杆上,当摆杆逆时针摆动时,所述棘爪推动棘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离合动触板位移使离合器松开,当该缆车运行到停车场处,摆杆碰到导轨上的限位装置时,即会使离合器松开动力绳,缆车自动停止,方便人上下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控斜井缆车结构合理、舒适,有防撞、防溜保护措施,运行可靠易维护,乘车人员可以方便控制缆车的开、停,并且即使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缆车在停车场自动停车,实现乘车人员在缆车停止的情况下上车,提高了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该一种手控斜井缆车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合器,2.离合固定触板,3.动力绳,4.复位弹簧,5.悬臂,6.车体,7.手控闸,8.连杆,9.离合动触板,10.止逆爪,11.棘轮,12.棘爪,13.限位装置,14.滚轮,1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该手控斜井缆车包括离合器1、离合固定触板2、复位弹簧4、悬臂5、车体6、手控闸7、连杆8、 离合动触板9、止逆爪10、棘轮11、 棘爪12、限位装置13和滚轮14;所述缆车有一个悬挂式带座椅及手控闸7的半箱式车体6;所述车体6底部前后端分别设有缓冲装置,防止停车时,车体6的磨擦与碰撞;所述车体6的顶部顺序连接有悬臂5和离合器1;所述离合器1的两侧安装有滚轮14,与导轨15滑动配合连接并悬挂在导轨15上;所述导轨15位于停车场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限位装置13;所述离合器1向下连接有竖向的中轴,所述中轴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离合固定触板2和离合动触板9;所述离合动触板9与悬臂5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且该离合动触板9通过连杆8与车体6内的手控闸7连接,操纵手控闸7即可控制离合动触板9的开合;所述离合动触板9、中轴及离合固定触板2之间穿有动力绳3,当离合动触板9与离合固定触板2抱紧咬住动力绳3,车体6即会运行转动;所述离合动触板9上连接有可转动的棘轮11及与所述棘轮11啮合连接的止逆爪10和棘爪12;所述止逆爪10与离合动触板9铰连接,用以防止棘轮11反转和定位;所述棘爪12铰连接于可绕棘轮11自由转动的摆杆上,当摆杆逆时针摆动时,所述棘爪12推动棘轮11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离合动触板9位移使离合器1松开,当该缆车运行到停车场处,摆杆碰到导轨15上的限位装置13时,即会使离合器1松开动力绳3,缆车自动停止,方便人上下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瑞,未经闫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托洛尔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电容的转子支架和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