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计算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的襟翼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8492.5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航电液伺服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计算 襟翼 加载 轴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飞机襟翼的加载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可计算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的襟翼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飞机襟翼的加载装置,其无法快速方便地计算出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需要通过很多复杂的设备测算得出,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计算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的襟翼加载装置,其使得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的计算省时省力。
可计算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的襟翼加载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襟翼、襟翼丝杠,所述襟翼的端部紧固有连接螺母,所述襟翼丝杠贯穿所述连接螺母,所述襟翼丝杠的外圆面开有外螺纹,所述襟翼丝杠的外螺纹和所述连接螺母的内螺纹配合螺纹连接,其还包括伺服作动器,所述伺服作动器通过转轴连接其下部的伺服作动器转轴,所述伺服作动器转轴套装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内,所述伺服作动器的伸缩杆末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定位轴连接所述连接螺母的外缘面,所述襟翼丝杠的支承端通过丝杠球铰连接支承定位件,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分别通过定位轴连接所述连接螺母的两侧外边缘,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于所述连接螺母的外边缘围绕所述定位轴的位置绕转,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作动器转轴垂直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安装平面,辅助位移传感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轴和所述伺服作动器转轴的底部球铰,所述底部球铰、转轴、丝杠球铰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由于底部球铰、转轴、丝杠球铰位于同一直线上,其距离固定,且伺服作动器的出力、辅助位移传感器的长度可知,通过三角函数以及力学分析计算就可以计算出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其使得襟翼丝杠加载的轴向力的计算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载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其包括襟翼1、襟翼丝杠2,襟翼1的端部紧固有连接螺母3,襟翼丝杠2贯穿连接螺母3,襟翼丝杠2的外圆面开有外螺纹,襟翼丝杠2的外螺纹和连接螺母3的内螺纹配合螺纹连接,其还包括伺服作动器4,伺服作动器4通过转轴5连接其下部的伺服作动器转轴6,伺服作动器转轴6套装于固定支架7的安装孔内,伺服作动器4的伸缩杆8末端安装有连接座9,连接座9通过定位轴10连接连接螺母3的外缘面,襟翼丝杠2的支承端通过丝杠球铰11连接支承定位件12。连接座9的两侧分别通过定位轴10连接连接螺母3的两侧外边缘,连接座9可相对于连接螺母3的外缘面围绕定位轴10的中心绕转。伺服作动器转轴6垂直于固定支架7的安装平面,辅助位移传感器13的两端分别连接定位轴10和伺服作动器转轴6的底部球铰14,底部球铰14的中心C、转轴5的中心B、丝杠球铰11的中心A位于同一直线上。
图2中定位轴10的中心为D点,AB为伺服作动器固定支座转轴与襟翼丝杠球铰间的距离;
AC为襟翼丝杠球铰与辅助位移传感器固定球铰间的距离;
AD为襟翼丝杠球铰与伺服作动器作动点间的距离;
BD为伺服作动器固定支座转轴与作动点间的距离;
BC为伺服作动器固定支座转轴与辅助位移传感器固定球铰间的距离;
CD为辅助位移传感器固定球铰与伺服作动器作动点间的距离;
设伺服作动器出力为FBD,FBD为可知的参数,襟翼丝杠所受轴向力为FAD;
DA与DB的成角为α;
则由余弦定理可以得出:
AD=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航电液伺服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海航电液伺服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