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8086.9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磨矿 粒重 细粒 浮选 金红石 粗选 技术 | ||
1.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完成:
(1)将原矿破碎筛分至适宜的磨矿给矿粒度,破碎粒度上限为6~15mm;
(2)原矿破碎后,给入磨矿机进行开路磨矿;
(3)磨矿机排出的矿浆进行高频细筛筛分,抛去粗粒脉石矿物;
(4)筛下采用螺旋溜槽进行重选,回收粒度相对较粗的金红石,重选后精矿再采用螺旋溜槽精选2~3次或用摇床精选1次,得到重选金红石粗精矿,重选过程中产生的中矿再磨返回重选流程再选,重选后尾矿再次进行第二次高频细筛筛分,再次抛弃粒度较粗的脉石矿物,筛下金红石富集,脱水至矿浆浓度为20~30%时进入浮选作业;
(5)第二次高频细筛筛分的筛下采用碳酸钠调节pH值,添加硫酸铝抑制金红石,用油酸钠反浮选脱泥,反浮选脱泥后,添加脉石矿物抑制剂氟硅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组合抑制脉石矿物,采用硝酸铅或乙酸铅作金红石活化剂,采用以羟肟酸钠为主要捕收剂,以苄基胂酸或苯乙烯膦酸为辅助捕收剂,正浮选金红石,正浮选后进行2~3次精选得到浮选金红石粗精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其特征在于原矿为含金红石1%~10%的矿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其特征在于原矿磨矿介质选用钢锻,钢锻的直径为40~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其特征在于如果原矿中粉矿较多,或风化严重时,增加洗矿作业,预先分出细粒矿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高频细筛的筛孔为0.3~1mm,第二次高频细筛的筛孔为0.074~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磨矿-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金红石粗选技术,其特征在于第二次高频细筛筛分的筛下加入碳酸钠调pH值为7~8,加入硫酸铝600~800g/t抑制金红石,加入油酸钠30~50g/t作为硅酸盐脉石矿物的捕收剂,并加入2#油20g/t,调浆后进行反浮选2~3次脱泥;反浮选后,用碳酸钠调pH值为8.5,加入脉石矿物组合抑制剂氟硅酸钠300~500g/t和羧甲基纤维素100~300g/t,加入金红石活化剂硝酸铅或乙酸铅200~400g/t,加入金红石组合捕收剂羟肟酸钠300~500g/t和苄基胂酸或苯乙烯膦酸200~400g/t,调浆后进行金红石正浮选,正浮选后进行2~3次精选得到浮选金红石粗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0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式微喷灌喷头
- 下一篇:桃金娘烯醛异构化紫苏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