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水洗及抗菌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7350.7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秉叡;徐正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1/00;D06M15/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水洗 抗菌 织物 制造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水洗与抗菌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聚氨酯(Polyurethane)是指主链中含有胺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这种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层、低速轮胎、垫圈或车垫等工业领域。并且聚氨酯则可大致可分为聚酯类、聚醚类与聚碳酸的树脂,如将聚氨酯用于织物加工方面,聚酯类与聚醚类的树脂于织物上加工后,因其在高温水洗后则会产生层间剥离的现象,故如将聚酯类与聚醚类的树脂于织物上加工后,则无法耐高温水洗。
另外,在使织物具有抗菌性质方面,先前技术是利用水溶性的抗菌剂添加于聚酰胺树脂加工后的织物,使其产生抗菌的功能,但是该织物于较多次水洗之后,会造成抗菌的能力下降,而无法达成有效抗菌的效果。但在医疗方面的使用上例如:医疗床垫、病患所穿的罩袍、医生服或护士服,容易沾附细菌或是病毒,需要在高温水洗消毒,但一般树脂加工后的织物都不耐高温水洗,或是水洗次数较多之后其抗菌的效果下降,因此可耐高温水洗及具有抗菌功能的织物变得有其重要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耐高温水洗及抗菌之织物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一般树脂加工后的织物都不耐高温水洗,或是水洗次数较多之后造成其抗菌的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水洗及抗菌之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基布;
涂布具有聚碳酸树脂、架桥剂及纳米银离子抗菌剂的第一涂布液于该基布的表面上,以形成至少一接着层;
涂布具有聚碳酸树脂、滑剂及纳米银离子抗菌剂的第二涂布液于该接着层上,以形成至少一面层;以及
加热烘干该基布,以得到耐高温水洗及抗菌的织物。
进一步地,该基布先以高温热压的方式,使该基布的表面平整。
进一步地,该接着层的该聚碳酸树脂为二液型聚碳酸树脂,该架桥剂为异氰酸盐架桥剂。
进一步地,该二液型聚碳酸树脂为100重量份,该异氰酸盐架桥剂为2至5重量份,该纳米银离子抗菌剂为0.2至1重量份。
进一步地,该接着层包括至少一添加剂,其选自于色料、交联剂、填充剂、可塑剂、活性剂、促进剂及抗氧化剂所组成的群组。
进一步地,该第一涂布液将该二液型聚碳酸树脂、该异氰酸盐架桥剂及该纳米银离子抗菌剂搅拌混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将该二液型聚碳酸树脂、该异氰酸盐架桥剂及该纳米银离子抗菌剂搅拌混合时,搅拌时间为20分钟以内,搅拌温度为20至50℃。
进一步地,所述涂布该第一涂布液于该基布的表面上的方式是利用罗拉刮刀或浮游刮刀。
进一步地,上述形成该接着层的步骤,还包括将涂布该第一涂布液的该基布置于高温设备中加热预干,预干温度为100至170℃,预干时间为20至60秒。
进一步地,该面层的该聚碳酸树脂为一液型聚碳酸树脂。
进一步地,该一液型聚碳酸树脂为100重量份,该滑剂为2至5重量份,该纳米银离子抗菌剂为0.2至1重量份。
进一步地,该面层包括至少一添加剂,其选自于色料、交联剂、填充剂、可塑剂、活性剂、促进剂及抗氧化剂所组成的群组。
进一步地,该第二涂布液将该一液型聚碳酸树脂、该滑剂及该纳米银离子抗菌剂搅拌混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将该一液型聚碳酸树脂、该滑剂及该纳米银离子抗菌剂搅拌混合时,搅拌时间为20分钟以内,搅拌温度为20至50℃。
进一步地,所述涂布该第二涂布液于该接着层的表面上的方式是利用罗拉刮刀或浮游刮刀。
进一步地,上述形成该面层的步骤,还包括将涂布该第二涂布液的该基布置于高温设备中加热预干,预干温度为100至170℃,预干时间为20至60秒。
进一步地,上述加热烘干该基布时,加热温度为100至170℃,加热时间为80至120秒。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耐高温水洗及抗菌的织物的结构,其包括:
一基布;
至少一接着层设置于该基布的表面上,该接着层包括聚碳酸树脂、架桥剂及纳米银离子抗菌剂;以及
至少一面层设置于该接着层上,该面层包括聚碳酸树脂、滑剂及纳米银离子抗菌剂。
进一步地,该接着层的该聚碳酸树脂为二液型聚碳酸树脂,该架桥剂为异氰酸盐架桥剂。
进一步地,该面层的该聚碳酸树脂为一液型聚碳酸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厚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厚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