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集成的PNP三极管工艺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7240.0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帆;陈雄斌;薛凯;周克然;潘嘉;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8228 | 分类号: | H01L21/8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锗硅异质结 npn 三极管 集成 pnp 工艺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与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集成的PNP三极管。
背景技术
对于双极型场效应晶体管(BiCMOS)工艺来说,作为NPN器件即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的互补,PNP器件也非常重要。PNP器件通常分为横向PNP与纵向PNP两种。其中纵向PNP器件的性能较高,也是在高性能应用中所需要的。但是纵向PNP器件和NPN器件的集成的难度较大,甚至无法进行集成。而横向PNP器件的性能较差,但是器件的集成比较容易。
如图1所示,是现有与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集成的PNP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现有PNP三极管为一种纵向PNP器件。在所述P型衬底201上形成有N型深阱202,现有PNP三极管形成于所述N型深阱202中并被所述N型深阱202包围;有源区由浅槽场氧203隔离即浅沟槽隔离(STI),现有PNP三极管包括:
集电区214,由形成于所述有源区中的一P型离子注入区组成,所述集电区214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浅槽场氧203的底部深度;所述集电区214横向延伸到所述有源区周侧的所述浅槽场氧203的底部一段距离,在所述集电区214横向延伸部分中形成有重掺杂的P型埋层215,在所述P型埋层215顶部的所述浅槽场氧203中形成有深孔接触205,该深孔接触205和所述P型埋层215接触并引出集电极。
基区211,由形成于所述集电区214顶部的所述有源区中并和所述集电区214相接触的一N型离子注入区组成。在所述有源区上形成有多晶硅213,该多晶硅213和所述基区211接触,接触区域小于所述有源区的尺寸、且接触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是由二氧化硅212和氮化硅210形成的基区接触窗口定义。在所述多晶硅213上形成有金属接触206引出基极。
发射区209,由形成于所述基区211顶部的锗硅单晶组成,所述发射区209和所述基区211相接触,在所述发射区209上形成有金属接触206引出发射极。金属层207最后将器件引出实现互连。
现有PNP三极管的发射区209的锗硅单晶形成工艺和采用现有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的所述基区的锗硅单晶形成工艺相同并且是同时形成。现有PNP三极管的引出所述基区211的所述多晶硅213采用现有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的所述发射区的多晶硅的工艺。
但是对现有PNP三极管的器件特性进行验证发现,其性能并不理想,放大系数比较小,截止频率也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所述发射区209的实际掺杂水平较低。
现有PNP三极管的所述发射区209的掺杂是通过注入来进行,并且和现有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的外基区注入共享即采用相同工艺同时注入形成。由于现有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的锗硅的厚度非常薄,因此其外基区注入能量也非常小,只有5KEV~10KEV。由于现有PNP三极管的发射区209为共享现有NPN三极管的所述基区的锗硅单晶,为了降低现有NPN三极管的基区宽度,提高NPN的性能,因此锗硅单晶中掺杂含有一定浓度的碳。这些碳能够抑制硼的扩散。因此导致现有PNP三极管的所述发射区209的掺杂尽管剂量很大,但是因为能量很小,无法打穿这一层锗硅合金中的碳层,导致绝大多数的硼被抑制在发射区209的锗硅单晶非常靠近表面的区域。而又因为现有PNP三极管的所述发射区209在后续工艺过程中需要生长一层金属硅化物,因此导致所述发射区209的锗硅单晶的表面重参杂的区域掺杂被消耗大部分,从而使现有PNP三极管的发射系数很低并导致器件放大系数较低,截止频率也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集成的PNP三极管工艺实现方法,能提高PNP三极管的发射区的掺杂浓度,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射效率以及器件的放大系统,并能增加器件的截止频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与锗硅异质结NPN三极管集成的PNP三极管工艺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硅衬底分为形成NPN三极管的NPN区域和形成PNP三极管的PNP区域,在所述PNP区域的N型基区的掺杂注入完成后,采用刻蚀工艺对所述PNP区域的所述基区的硅表面进行处理,使所述PNP区域的所述基区的硅表面的晶格结构被破坏;在所述NPN区域的N型集电区形成后,在所述NPN区域和所述PNP区域同时采用外延生长工艺形成锗硅层;所述锗硅层在所述PNP区域为多晶结构,多晶硅结构的所述锗硅层用于形成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区;所述锗硅层在所述NPN区域为单晶结构,单晶结构的所述锗硅层用于形成所述NPN三极管的基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杂双环辛烷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 下一篇:池塘注氧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