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乙烯基咪唑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5756.1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飞;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康乐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58 | 分类号: | C07D233/5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魏树巍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基 咪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N-乙烯基咪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乙烯基咪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咪唑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医药和农药的合成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也可制备乙烯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容易聚合成可塑性橡胶聚合物,用于树脂材料的硬化剂感光化学试剂树脂包裹体的核体,也用于石油工业和用作高聚体。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对N-乙烯基咪唑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所以N-乙烯基咪唑的制备极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N-乙烯基咪唑制备方法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的N-乙烯基咪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由咪唑和第一次氢氧化碱金属在缚酸剂的存在下,在去离子水中,50-90℃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生成咪唑碱金属盐;将生成的咪唑碱金属盐溶液加入二氯乙烷和醇的溶液中,在60-100℃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基咪唑,最后向氯乙烷基咪唑中加入第二次氢氧化碱金属,在65-95℃条件下进行消去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碱金属盐,在80-90℃温度下减压蒸馏出水,未反应的二氯乙烷以及醇,继续升温至100-110℃温度下,减压蒸馏得到N-乙烯基咪唑;
反应体系中,原料的摩尔比为:
咪唑∶第一次氢氧化碱金属=1∶1-1.5;咪唑∶缚酸剂=1∶0.5-1.0;咪唑∶二氯乙烷=1∶0.5-1.0;二氯乙烷∶醇=1∶1-2.0;二氯乙烷∶第二次氢氧化碱金属=1∶1-1.5;
所用氢氧化碱金属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缚酸剂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碱金属碳酸盐,碳酸钠和/或碳酸钾。
所用的醇为无水乙醇、正丙醇或正丁醇。
本发明具有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计和电动搅拌器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4.0g咪唑,28.0g氢氧化钾,34.5g碳酸钾,50.0g去离子水,加热升温,搅拌,反应温度60℃,并保持此反应温度1.5h,停止加热搅拌;将反应后溶液缓慢滴加至装有回流冷凝器、气体吸收器、温度计以及电动搅拌器的1000mL四口烧瓶(其中装有24.8g二氯乙烷和11.5g无水乙醇)中,缓慢升温,搅拌,反应温度60℃,并保持此反应温度1.0h后,继续升温至70℃,保持此反应温度2.0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温度降至40℃后,向四口烧瓶中缓慢加入14.0g氢氧化钾(分2次加入,每次7.0g)后,继续缓慢加热升温至80℃,保持此反应温度2.0h,停止加热搅拌,待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将滤液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0.06MPa,温度85℃)1.0h后,将冷却所得到的馏分倒出,继续升温至105℃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0.06MPa),经冷凝管冷却得到的馏分为淡黄色的N-乙烯基咪唑,收率为85.5%,含量为99.6%。
实施例2:
在装有温度计和电动搅拌器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4.0g咪唑,32.0g氢氧化钾,14.5g碳酸钾和23.8g碳酸氢钾,50.0g去离子水,加热升温,搅拌,反应温度50℃,并保持此反应温度1.5h,停止加热搅拌;将反应后溶液缓慢滴加至装有回流冷凝器、气体吸收器、温度计以及电动搅拌器的1000mL四口烧瓶(其中装有24.8g二氯乙烷和11.5g无水乙醇)中,缓慢升温,搅拌,反应温度100℃,并保持此反应温度1.0h后,继续升温至70℃,保持此反应温度2.0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温度降至40℃后,向四口烧瓶中缓慢加入21.0g氢氧化钾(分2次加入,每次7.0g)后,继续缓慢加热升温至65℃,保持此反应温度2.0h,停止加热搅拌,待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将滤液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0.06MPa,温度80℃)1.0h后,将冷却所得到的馏分倒出,继续升温至100℃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0.06MPa),经冷凝管冷却得到的馏分为淡黄色的N-乙烯基咪唑,收率为87.5%,含量为99.6%。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康乐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康乐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