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5078.9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洁 |
主分类号: | F16F9/05 | 分类号: | F16F9/05;F16F9/50;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节流 调节 刚度 空气 弹簧 | ||
1.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由气囊(1)、上安装板(2)、上限位胶块(3)、节流调节板(4)、下安装座(5)、下限位支座(6)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下限位支座(6)与下安装座(5)同轴安装固定;下限位支座(6)与下安装座(5)高度一致;节流调节板(4)由弹性较好的橡胶材料制成;节流调节板(4)的外径比气囊(1)在下安装座(5)同等高度部位的内径稍小一点,直接放置在下限位支座(6)的顶部平面上;节流调节板(4)的端面上,在与下安装座(5)上部内孔和下限位支座(6)外圆之间的环形流通槽中心线相等的圆周上均布了数个直通小孔;在靠近节流调节板(4)的外圆,与外圆同心,直径稍小于外圆直径减去一个直通孔直径的圆周上又均布了一些直通小孔;由节流调节板(4)将空气弹簧分隔成了以气囊(1)为主气室,下安装座(5)为副气室的复合空气弹簧;并由节流调节板(4)上靠中心圆周的直通小孔组成了承担车身和运载质量引发的动载所需调节空气弹簧的动刚度调节的节流阀的节流口;节流调节板(4)上所有的直通孔组成了应对路面阶跃载荷引发的动载所需调节空气弹簧的动刚度调节节流阀的节流口;它的动刚度调节过程是:当车辆静止和在较平稳的运行状态时,车身上下运动不大,流经节流调节板(4)上内圈节流孔的气流不多,其上下表面无压差或压差不大,节流调节板(4)在自重和其上下表面上的小量压差作用下贴紧附着在下安装座(5)上部壁体的气囊壁上和下限位支座(6)的上部平面上,由其靠中心的数个小孔连通气囊(1)与下安装座(5),靠外圆周上均布的直通孔则被压紧贴在附着在下安装座(5)上部壁体的气囊壁上,不与下安装座(5)的内部容腔相通;空气弹簧的动刚度由气囊(1)内容积加下安装座(5)的内部容积和气体的压力决定;当由车辆车体和运载质量引起的动载增加,就会在气囊(1)和下安装座(5)的容积内自上而下的产生一个压力递降的压力场,气体加速流经节流调节板(4)上内圈节流孔从气囊(1)流向下安装座(5),节流调节板(4)上内圈节流孔会自动根据增大的动载和上安装板(2)向下运动的速度调节气囊(1)与下安装座(5)间的气体流动压差,自动调高空气弹簧的动刚度,平衡由车辆车体和运载质量引起的动载,减少车身的侧摆,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当车辆在运行中碰到路面凸块时,此时会在下安装座(5)与气囊(1)内产生一个由下至上的递减的阶跃压力冲击波,该阶跃压力波的冲击使得节流调节板(4)从附着在下安装座(5)上部壁体的气囊壁上和下限位支座(6)的上表面离开,其上的直通小孔全部被打开,迅速加大了节流调节板(4)上的气流通道,消除了节流调节板(4)上下的压差,使空气弹簧的动刚度为最低,以利于空气弹簧的迅速被压缩,减少路面凸块对车身的冲击,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当车辆越过路面凸块,阶跃压力波消失,节流调节板(4)迅速回落到附着在下安装座(5)上部壁体的气囊壁上和下限位支座(6)的上表面上,空气弹簧的动刚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节流调节板(4)由弹性较好的塑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节流调节板(4)由弹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节流调节板(4)由一片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节流调节板(4)由多片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下限位支座(6)比下安装座(5)稍高一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浮动节流板调节动刚度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减小节流调节板(4)的外径,并在节流调节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一根定位销,在下限位支座(6)的中心位置钻一直径稍大于定位销的孔,将节流调节板(4)以定位销径向定位放置在下限位支座(6)的顶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洁,未经杨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0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背注增强结构的IGBT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控臭节水电动清洁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