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4136.6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顾慧娟;蒋旭亮;詹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9/16 | 分类号: | C07D20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基 基色 盐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有机胺固载催化剂制备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具有较好的药理及生理活性,因而在临床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合成的方法主要以5-甲氧基色胺和氯丙烯为起始原料,在无机碱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取代,然后与盐酸成盐制备得到目标产物。
冯广卫、代泽琴等公开了一种简便高效地合成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的方法【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合成工艺改进,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Vol.35,No.6,608~610】,该方法以碳酸钾为无机碱催化剂,催化剂用量是反应物5-甲氧基色胺加入量的3倍,因而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且反应时间长达16小时,工业化前景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以有机胺固载催化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反应时间长,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
本发明以5-甲氧基色胺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有机胺固载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烯丙基氯进行取代反应,向得到的取代物中加入异丙醇,再与盐酸成盐,从而制备得到目标产物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
本发明的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5-甲氧基色胺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有机胺固载催化剂和氯丙烯,室温下反应6-8小时,反应液过滤,得到的滤液蒸干后加入异丙醇(IPA)溶解,最后再加入36wt%的盐酸后成盐,即得到目标产物。
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胺固载催化剂中的有机胺为端基带有叔胺结构的有机硅烷,固载相为氧化硅。
按照本发明,有机胺固载催化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胺、固载相加入无水甲苯中,在105-110℃的条件下回流5-6小时,降温室温,将过滤后的固体烘干,即得有机胺固载催化剂。
所述5-甲氧基色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2.5-4.0,g/ml。
所述5-甲氧基色胺与有机胺固载催化剂质量比为1∶0.2-0.5,g/g。
所述5-甲氧基色胺与氯丙烯的摩尔比为1∶2.0-2.5,mol/mol。
所述5-甲氧基色胺与异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6-8,g/ml。
所述5-甲氧基色胺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0.9-1.0,mol/mol。
本发明使用的有机胺固载催化剂经碳酸钠溶液活化后可重复使用。通过将取代反应的反应液过滤得到的固相物(即有机胺固载催化剂)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搅均匀后进行过滤,得到的固体经干燥,即为活化后的有机胺固载催化剂。
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经检测含量 ≥98%,收率≥88%。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有机胺固载催化剂,有效提高了反应进程,解决了反应后处理操作繁琐的难题。所述有机胺固载催化剂经碳酸钠溶液活化后可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且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产品质量稳定,纯度高,适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有机胺固载催化剂的制备
在带有回流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00ml无水甲苯,室温、搅拌下分别加入100g有机胺、500g固载相氧化硅,30分钟内升温至110℃,保持回流反应6小时后降至室温,经过滤、烘干,得到589g有机胺固载催化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