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电极的简易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2761.7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道平;陶芝勇;曾纪术;郭永兴;曾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尹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电极 简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微电极的简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微电极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作为离子选择电极、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临床分析活体测定血液中的氧含量、检验食品新鲜程度、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超微电极上物质传输速率很快,充电电流小,能显著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对流和流体力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超微电极必将被更普遍地应用。
常用的超微电极材料包括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合金纤维,对于超微电极的制备,有火焰蚀刻法、离子束蚀刻法、玻璃毛细管热封法等, 大多采用热封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各种电极材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而无法通过热封的方法制备。易燃材料如碳纤维极易燃烧,通过热封法制备成功率低。惰性金属如金在宏观尺寸时能耐高温,但是当尺寸下降到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时,在火焰中极易融化,迅速变形为一个小球。较活泼的金属如镍在高温时会迅速氧化,无法得到预期成品。一些材料的膨胀系数与玻璃相差较大,热封时极易在金属和玻璃之间存在细小的空隙,导致电极密封不严,无法使用。 此外,热封法自身的缺陷在于玻璃在热封过程中容易形成细小的气泡,导致该方法的成功率进一步下降。
本发明在常温条件下,根据环氧树脂可以由液相固化的特点,通过改进环氧树脂的调制方法,针对各种性质的材料可以非常方便地制备出各种超微电极,成功率高,制作条件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微电极的简易制备方法,包括:连接电极纤维与集流体步骤、去除电极纤维杂质步骤、调制环氧树脂步骤、环氧树脂固定电极纤维步骤、清洗电极纤维步骤;
可选地,所述连接电极纤维与导线步骤为:将单根电极纤维通过导电胶与集流体粘接在一起,常温下待导电胶完全固化;
可选地,所述去除电极纤维杂质步骤为:依次用丙酮、乙醇和超纯水超
声清洗电极纤维部分,去除电极纤维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并烘干;
可选地,所述调制环氧树脂步骤为:将滤纸做成漏斗状,在红外灯下,在漏斗里调制无色透明、无气泡的环氧树脂;
可选地,所述环氧树脂固定电极纤维的步骤为:将连着导线的电极纤维置于经充分清洗后干燥的玻璃滴管中,使电极纤维部分处于滴管较细的一端,并使电极纤维一部分露出玻璃滴管,通过负压的方式将环氧树脂吸入玻璃滴管中,直至导电胶部分被部分或全部浸没,待环氧树脂完全固化后,通过打磨使电极纤维的端面露出环氧树脂层;
可选地,所述清洗电极纤维步骤为:清洗环氧树脂固定电极纤维的步骤所得的超微电极,最终得到超微电极成品;
可选地,所述电极纤维材料的特征是,通过传统热封制备方法不易实施的电极材料,包括易燃烧材料如碳纤维材料,易融化材料如金纤维材料,易氧化材料如镍纤维材料以及膨胀系数与玻璃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材料如镉金属材料,但不 限于上述材料;
可选地,所述集流体可以是任意稳定的金属材料;
可选地,所述超微电极尺寸取决于电极纤维的直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传统方法由于电极纤维在火焰中极不稳定,同时在玻璃管中热封极易在电极纤维与玻璃之间产生气泡,成功率很低的缺点,根据环氧树脂由液相固化的特点,通过改进环氧树脂的调制方法,针对各种性质的材料可以非常方便地制备出各种超微电极,成功率高,制作条件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微电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1是集流体,2是玻璃毛细管,3是导电胶,4是环氧树脂,5是电极纤维,本发明所述一种超微电极的简易制备方法包括:连接电极纤维与集流体步骤、去除电极纤维杂质步骤、调制环氧树脂步骤、环氧树脂固定电极纤维步骤、清洗电极纤维步骤;
所述一种超微电极的简易制备方法的步骤具体为:准备一根稳定的金属导线做集流体,准备一根电极纤维,该电极纤维材料具有如下特征:通过传统热封制备方法不易实施的电极材料,包括易燃烧材料如碳纤维材料,易融化材料如金纤维材料,易氧化材料如镍纤维材料以及膨胀系数与玻璃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材料如镉金属材料,但不限于上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Ti-MWW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