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包先烫后印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2293.3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芬;瞿勇;朱辉强;李建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广彩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22 | 分类号: | B41M1/22;B4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72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包先烫后印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烟包领域,是一种烟包先烫后印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烟草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满足人们对外包装视觉的需要,卷烟商标对包装装潢的材料及外观不断革新,近几年来,卷烟商标大多采用各种各样的烫金形式,但是按常规的工艺生产这样的产品时,成本高、风险大,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其中最突出的是油墨在电化铝上的附着率不好,最终产品产生油墨掉色的现象,进而带来了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下,所以掉色也是目前各印刷厂急需解决的难题,就卷烟商标而言,印制的产品在烟厂也是要经过包烟机不同程度的摩擦,如果油墨在纸张或电化铝上结合不好,势必会造成卷烟无法包装生产,而所生产的产品经常会出现掉色的重大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大,尽管每个印刷厂都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但还是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好这一技术难题,并且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些新的影响质量的问题,最终顾此失彼,两头将就,勉强生产,所以油墨在电化铝上的附着率是各印刷厂家急需解决、重点攻克的技术难点之一。
由于常规的烫金,是‘先印后烫’或烫金后上面不再印刷其它图案,因电化铝是属于金属类,胶印油墨是属于树脂类,它们本身就不会结合得很好,并且电化铝表面亮度高,平整光滑,油墨印在上面附着率就相对较差,所以在印刷厂完成印刷后送到烟厂包烟时,通过包烟机包烟过程中的摩擦就会产生掉色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烟包先烫后印的制备工艺可彻底解决掉色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电化铝上印油墨之前,用胶印UV凡立水在电化铝上打一道底,并且要求为湿压干,凡立水的打底厚度要求在2-4μm,打底工序完成后,油墨再印刷在打底上面,这样凡立水在电化铝与油墨之间起到一个连接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般的电化铝、油墨等材料都可以上机印刷,极大地提高了用材方面的广泛性,其产品成本大幅度地降低,在操作上也由过去的苛刻,变成了实用、简单、有效,其生产进度也大大加快,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有效地解决了行业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烫金机按适当的操作及质量要求烫好电化铝后,在胶印用电化铝菲林晒一块打底版,实施胶印一道凡立水打底印刷,其灯管功率按胶印机正常的功率,不需变动,凡立水印刷墨量一定不能太大,因凡立水属于无色,在加上电化铝是镭射银色或金色,所以很难判断是否符合墨量大小要求,因为凡立水墨量过大会带来二道油墨印不上或掉色更严重,墨量过小起不到连接的作用还是掉色,如果没有仪器检测其墨量厚度,就要在另外一台胶印机同时配套装二道版,进行反复测试、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用指甲或硬币重刮已打好底的二道油墨,直到上面印好的油墨不掉,才可以确定凡立水墨量大小的合适度,一旦确定后,打底设备的墨斗墨量及版面水分要严格控制,并且在正常印刷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指甲或硬币检测。经过这样的工艺处理,印刷出来的产品是不会再产生掉色现象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广彩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广彩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盖全自动密封检测机
- 下一篇:无线风压监测仪校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