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可发泡树脂粒子、树脂发泡粒子以及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9924.6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岛昌臣;篠原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L25/04 | 分类号: | C08L25/04;C08J9/18;C08J9/2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粒子 制造 方法 发泡 以及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状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筒状可发泡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筒状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以及具有连通空隙的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
背景技术
将发泡粒子模内成型而使其相互融着而成的树脂发泡体发挥其优异的缓冲性、轻质性以及隔热性等特性,用于包装材料、建筑材料以及车辆用冲击吸收材料等广泛的用途。
作为上述树脂发泡体,提出了以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为基材树脂的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发泡体(参见专利文献1~6)。涉及的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发泡体例如使用如下所述制作的可发泡树脂粒子进行制造。即,首先,使苯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单体浸渍于包含聚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粒子中。然后,通过在上述烯烃类树脂粒子中进行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聚合而制作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粒子。接着,使丙烷、丁烷和戊烷等烃类发泡剂浸渍于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粒子。这样,能够制作以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为基材树脂的上述可发泡树脂粒子。
在上述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粒子中使用丁烷类发泡剂作为发泡剂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基材树脂的气体透过速度比较快,通常,在制造可发泡树脂粒子的工厂中进行公知的预备发泡以后,以发泡粒子的形式向模制品的生产地输送。此外,在使用戊烷类发泡剂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基材树脂的气体透过速度比丁烷类发泡剂慢,有时将可发泡树脂粒子本身输送,在模制品的生产地进行预备发泡而制造成型用的发泡粒子。然后,可以通过将发泡粒子模内成型而制造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
因此,在使用以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为基材树脂的可发泡树脂粒子制造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时,例如能够将生产苯乙烯类树脂发泡粒子模制 品的设备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原样地利用。因此,不需要为了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的制造而进行新的设备投资,能够使用苯乙烯改性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制作耐化学品性、韧性等得到改善的发泡粒子模制品。涉及的发泡粒子模制品用于缓冲器、乘客下肢保护部件(テイビアパツド)等冲击吸收材料和家电等的缓冲材料、液晶玻璃的搬运箱等广泛的用途。
另一方面,对于发泡粒子模制品,存在具有连通空隙的、空隙率高的发泡粒子模制品。此前,为了得到这样的空隙率高的发泡粒子模制品,需要特殊的模内成型设备和控制,对于通常的模内成型法,制作具有连通空隙、空隙率高、发泡粒子的相互融着性优异的发泡粒子模制品是困难的。
因此,为了在不使用特别的设备的情况下得到上述的具有连通空隙的树脂发泡体,提出了使最长部分的长度为2cm以上的非球形的多个发泡成型片在模具中相互融着而得到发泡模制品的方法(参见专利文献7)。
此外,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将聚烯烃类树脂在挤出机中熔融、将通过挤出机前端安装的模具挤出的筒状的股状物切割而得到筒状树脂粒子后,使该筒状树脂粒子在密闭容器中分散于水性介质中,接着将物理发泡剂压入密闭容器中,通过将含有发泡剂的软化状态的筒状树脂粒子与水性介质一起从密闭容器中排出而制造筒状发泡粒子,将该筒状发泡粒子模内成型(参见专利文献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特开昭49-97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昭52-32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开昭45-326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 特开平1-284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5 特开昭48-101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6 特开昭49-5473号公报
专利文献7 特开平5-177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8 特开平8-108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变电站技术系统化实证短路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