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可发泡树脂粒子、树脂发泡粒子以及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9924.6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岛昌臣;篠原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L25/04 | 分类号: | C08L25/04;C08J9/18;C08J9/2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粒子 制造 方法 发泡 以及 制品 | ||
1.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含有烯烃类树脂和苯乙烯类树脂、具有贯通孔的筒状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使烯烃类树脂种粒子分散于水性介质中而得到种粒子分散液的分散步骤,以及将苯乙烯类单体添加于上述种粒子分散液中,在使上述苯乙烯类单体浸渍于上述烯烃类树脂种粒子的同时使该苯乙烯类单体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通过加热而聚合从而得到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聚合步骤;分散于上述水性介质中的上述烯烃类树脂种粒子是具有贯通该烯烃类树脂种粒子的贯通孔的筒状,并且最小内径P1为0.4mm以上,高度H为0.5~5mm,最小内径P1(mm)与最小外径L1(mm)之比(P1/L1)为0.25~0.85,并且在进行以上述烯烃类树脂种粒子的熔点Tm(℃)为基准将上述烯烃类树脂种粒子在温度为[Tm-25]℃的水中加热120分钟的加热处理时,该加热处理后的上述烯烃类树脂种粒子的最小内径P1H与进行上述加热处理前的上述最小内径P1之比(P1H/P1)为0.8~2.0;相对于合计100质量份的上述水性介质中的上述烯烃类树脂种粒子的量(质量份)和上述苯乙烯类单体的添加量(质量份),上述苯乙烯类单体的添加量为30质量份以上且不足90质量份;在上述聚合步骤中,以上述熔点Tm(℃)为基准,使上述苯乙烯类单体的聚合转化率在0~80%范围内时的最高加热温度在[Tm-45]~[Tm-15]℃的范围内。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制造方法中,在上述水性介质中以30~1000质量ppm添加表面活性剂。
3.可发泡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其特征在于,该可发泡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是将物理发泡剂浸渍于具有贯通孔的筒状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中的、具有贯通孔的筒状可发泡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所述具有贯通孔的筒状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通过使苯乙烯类单体浸渍于具有贯通孔的筒状烯烃类树脂种粒子并同时聚合而得到,所述可发泡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小内径P2为0.4mm以上,该最小内径P2(mm)与最小外径L2(mm)之比(P2/L2)为0.25~0.85。
4.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是使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发泡复合热塑性树脂粒子发泡得到的、具有贯通孔的筒状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该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的体积密度为10~500kg/m3,最小内径P3为1.5mm以上,该最小内径P3(mm)与最小外径L3(mm)之比(P3/L3)为0.25~0.85。
5.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是使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模内成型得到的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该复合热塑性树脂发泡粒子模制品的体积密度为10~500kg/m3,空隙率为10~60%,发泡粒子融着率为6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9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变电站技术系统化实证短路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