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892.6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尾关正雄;岛田卓;渡边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中,要求画面尽量大型化,而能够配置开关、键盘等输入装置的区域不断减少。另外,希望实现以下信息输入方法:即,一边参照显示于液晶显示屏等显示元件的图像来一边触摸显示图像,从而能够容易理解并输入信息。
由此,近来对带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的要求不断提高。
触摸屏配置在上述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元件上,是在操作者利用手指或笔等接触操作面的情况下、检测该接触位置的输入装置的总称。作为检测接触位置的方式,有电阻膜方式或电容方式等。
电阻膜方式是将在表面设置有透明基板的两块基板以彼此的透明电极相互相对的方式隔开进行配置的。即,需要两块基板,难以薄型化。然后,在现有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屏中,由于采用按压基板使相对的电极间短路的结构,因此,因产生磨损等而缺乏耐久性。
电容方式由于只使用一块基板,因此,能够实现薄型化,是特别适合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方式。然后,该方式中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是投影型电容方式。
投影型电容方式中,人作为导体,利用操作者的手指起到作为接地的作用。即,若手指接近配置于触摸屏的基板上的检测用的电极,则在手指和电极之间形成电容,利用控制电路等检测上述变化。此时,由于根据电容变化,能够感知操作者的手指接近,因此,无需直接用手指接触检测用的电极。
在上述投影型电容方式中,为了进行检测,需要检测用的透明电极图案。近来,大多使用以下技术:即,在透明基板的一面设置沿X方向延伸的X电极,和沿Y方向延伸的Y电极,将其配置为栅格状。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以下电容方式的触摸屏技术:即,在玻璃等透明基板上,隔着绝缘膜相互绝缘配置多个X侧透明导电线路(X电极)和多个Y侧透明导电线路(Y电极)。
在投影型电容方式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在构成触摸屏的玻璃基板上,需要使一个电极与一个电极相互交叉进行配置。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电极间的连接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以下结构:即,作为电容型输入装置的结构例,在透光性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透光性电极图案和第二透光性电极图案,在交叉部分断开的第二透光性电极图案由形成于层间绝缘膜的上层的中继电极进行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昭60-75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310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如下:即,层间绝缘膜是由感光性树脂形成的,另外,作为透光性电极图案及中继电极使用ITO(Indium Thin Oxide:铟锡氧化物)。然而,本发明的发明者在使用树脂作为层间绝缘层的情况下,发现产生以下问题:即,因该材料的性质会导致其与用作为透光性电极图案及中继电极的ITO等之间的粘接性不良。
即,在上述连接结构中,由于树脂制的层间绝缘膜对于ITO的附着力较弱,因此,层间绝缘膜可能会从ITO电极剥落而浮起。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以下问题:即,设置于层间绝缘膜的上层的中继电极也会产生浮起,电极间失去连接。关于上述中继电极浮起的问题,在操作者的手指接触操作面的情况下,会因该按压而加剧了该问题。在投影型电容方式中,虽然即使人的手指不接触操作面也能感知到,但是问题在于手指常接触操作面。
另外,在操作者接触触摸屏时,也可能会对接触屏施加静电。在该情况下,在接触屏的电极中会流过大电流。因而,需要接触屏具有能够耐受因施加静电而引起的大电流的、可靠性高的电极结构。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接触屏中使用ITO电极的问题、及能够应对因静电而引起的大电流的电极结构的要求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ITO电极所具有的问题、对于施加静电的耐受性的问题的可靠性高的触摸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可从以下记载中明白。
本发明的电容方式的触摸屏包括:透光性的基板;
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在该基板的一个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具有透光性;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在基板的具有第一电极的面上、沿与第一方向相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具有透光性,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叉部分,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相连接,而另一个电极断开,该断开的另一个电极通过桥接电极相互连接,
在交叉部分,在桥接电极和一个电极之间形成有层间绝缘膜,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未经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低可见度车用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灯的恒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