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杜仲茶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315.7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6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义市东泰天然果蔬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杜仲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仲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迄今己在地球上发现杜仲属植物多达14种,后来它们在大陆和欧洲相继灭绝;存在于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发现杜仲中含有对人体所必须的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锌,铜,镁,铁,钙,磷,钾等15种微量元素。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目前,对杜仲保健品的研究较多,用杜仲叶或皮制作的保健茶在市场上已有所见,现有的杜仲茶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杜仲叶杀青干燥后,与茶叶混合,粉碎制作成杜仲茶;另一种方法是先提取杜仲的有效成分,然后将其喷混于茶叶中;两个方法的原料都只运用杜仲作为原材料,成分单一;本发明采用加入其他药用成分,提升其药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用价值高的杜仲茶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杜仲茶,由45%苦茶、15%丹参、15%三七、20%杜仲和5%甘草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杜仲茶的加工工艺, 将苦茶、丹参、三七、杜仲和甘草按比例混合烘干,再进行粉碎,微波杀菌,真空包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杜仲茶的加工工艺,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5~10 h。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具有高的药用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杜仲茶能够减少体内脂肪,有减肥的功效。另外,它还有抑制高血压,提升低血压的作用,固醇和中性脂肪,故开始饮服时可能有个别敏感型体质会出现微量便稀现象,清除体内部分垃圾及适应后即正常;杜仲茶的成分与一般茶叶不同,不含咖啡因,故常饮也不致失眠,更没有上瘾等副作用。
苦茶可以医治积热、腹泻和心脾不舒等症,民间流传用它来治疗感冒。苦茶叶片肥大而质软,芽头肥硕,所含单宁咖啡碱等有效成分都比一般茶高。
丹参的功效为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三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止血、活血化瘀;保肝、抗炎; 延缓衰老; 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甘草酸有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杜仲茶,由45kg苦茶、15kg丹参、15kg三七、20kg杜仲和5kg甘草组成,杜仲茶的加工工艺是将苦茶、丹参、三七、杜仲和甘草按比例混合烘干,烘干温度为80℃,时间为5h,再进行粉碎,微波杀菌,真空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义市东泰天然果蔬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兴义市东泰天然果蔬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虾壳海鲜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