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碳缩醛醛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6762.0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邸维龙;吴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新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7/277 | 分类号: | C07C47/277;C07C4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24726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碳缩醛醛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碳缩醛醛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十碳缩醛醛是一种合成β-阿朴-8′-胡萝卜素醛的关键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Helv.Chim.Acta49,369-390(1966),报道的十碳缩醛醛的工艺路线以六碳烯炔醇为起始原料,具体如下:
该路线步骤繁多,难度大,而且要经过催化加氢,收率低,成本很高;而国内没有报道关于它的新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十碳缩醛醛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十碳缩醛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如结构式(1)表示的化合物进行缩醛化反应,反应得到的产物再进行水解,即得到如结构式(2)所示的缩醛产物,其中,R1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烃基;
2)将上步得到的缩醛产物与结构式如(3)所示的乙烯基醚化合物按照摩尔比为1∶0.8-1.2的比例在室温、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结构式如(4)所示的产物,再加入丙烯基醚化合物,室温下反应结束后得到结构式如(5)所示的产物,其中,R2、R3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烃基,缩醛产物与丙烯基醚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1.2;
3)将结构式如(5)所示的化合物置于碱性溶液中,在30-50℃下反应1-5小时,得到结构式如(6)所示的化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的醇羟基氧化得到结构式如(7)所示的十碳缩醛醛产物:
所述的R1为甲基或乙基。
所述的R2为甲基或乙基。
所述的R3为甲基或乙基。
步骤6)中,氧化的条件为:在有机溶剂中,室温下,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存在并通入50-60ml/min的氧气情况下,用TEMPO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的醇羟基氧化,反应8-15小时,得到最终的十碳缩醛醛产物,其中所用的TEMPO占步骤3)得到的产物的3-5w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路线涉及到的所有原料都已国产化,并且原料价格廉价,技术难度不大,工业化操作简单,具有非常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所得产物的核磁图谱。
图2为所得产物的核磁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十碳缩醛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如结构式(1)表示的化合物(E-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1-醛)与原甲酸三甲酯或原甲酸三乙酯在室温,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作用下进行缩醛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再加入碱进行水解,得到如结构式(2)所示的缩醛产物,
其中,R1为甲基或者乙基,结构式如(1)所示的化合物、原甲酸三甲酯或者原甲酸三乙酯、碱的摩尔比为1∶0.8-1.5∶0.6-1.2;
2)将上步得到的缩醛产物与结构式如(3)所示的乙烯基醚化合物按照摩尔比为1∶0.8-1.2的比例在室温、催化剂(氯化锌、溴化锌、三氯化铁中的一种)作用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结构式如(4)所示的产物,再加入丙烯基醚,室温下反应结束后得到结构式如(5)所示的产物,其中,R2、R3为甲基或者乙基,缩醛产物与丙烯基醚的摩尔比为1∶0.8-1.2;
3)将上步得到的结构式如(5)的化合物置于碱性溶液中,在30-50℃下反应1-5小时,得到结构式如(6)所示的化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的醇羟基氧化得到结构式如(7)所示的十碳缩醛醛产物:
氧化的条件为:在有机溶剂中,室温下,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存在并通入50-60ml/min的氧气情况下,用TEMPO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的醇羟基氧化,反应8-15小时,得到结构式如(7)的产物,其中所用的TEMPO占步骤3)得到的产物的3-5wt%。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新生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新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套管咬合桩套管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