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06224.1 申请日: 2011-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2367525A 公开(公告)日: 2012-03-07
发明(设计)人: 陈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 陈伟军
主分类号: C22C1/03 分类号: C22C1/03;C22C1/06;C22C21/00;C22F1/04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陈丽燕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铸造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铝合金铸造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一种较年轻的金属材料,在20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铝材主要用于制造军用飞机。战后,由于军事工业对铝材的需求量骤减,铝工业界便着手开发民用铝合金,使其应用范围由航空工业扩展到建筑业、容器包装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和电子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铝材的用量之多,范围之广,仅次于钢铁,成为第二大金属材料。铝合金的发展可追溯到1906年时效强化现象在柏林被Alfred Wilm偶然发现,硬铝Duralumin、随之研制成功并用于飞机结构件上。在此基础上随后开发出多种Al-Cu系合金。法国于20世纪初研制成功A-U5GT((W)si≤0.05%,(W)Fe≤0.10%)铝合金,抗拉强度(T4)≥275Mpa、SAEJ452-1989),投入生产应用,已列入法国国家标准和宇航标准;美国铝协会牌号201.0(1968年)和206.0(1967年)合金都是在A-U5GT基础上经改进而形成的,1974年的204.0铝合金等同于A-U5GT;201.0(AlCu4AgMgMn)的商业名称是KO-1(ASTM B26/B26(M)-1999,抗拉强度T7状态为415Mpa,延伸率3%),受美国专利保护,且成分含Ag(0.4%-1.0%),成本高。俄罗斯BAJ110主元素成分相当于国内的ZL204,但添加微量元素保密,仅用于军事或其他要求高的领域。

我国研制了ZL204A、ZL205A等铸造用铝合金牌号,ZL204A T5状态值下抗拉强度440Mpa,δ5>4%。按技术标准(GB1173-86)规定,ZL205A的抗拉强度T5状态为435Mpa,T6状态下为465Mpa(GB/T1173-1995标准,ZL205A(T6)的抗拉强度为470Mpa),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铸造铝合金材料之一。ZL205A(T5)的塑性好,伸长率可达7%,该合金已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成分含有V贵重金属元素,价格高昂;同时,需用精铝或高纯铝作基体金属,不但增加成本,原料供应也受限制。另外,在ZL205A基础上加入RE研制了ZL209,仍受添加V元素成本高的限制。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吕杰等研制出一种与ZL205A主成分相近的铝合金,但微量元素中含有0.1%-0.25%V,其抗拉强度在385-405Mpa之间、伸长率达19%~23%,仅见文献研究报道,且抗拉强度稍低,原材料含有价格昂贵的V。但是铝铜合金铸造性能较差,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所以很难用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大中型铸件,这限制了铝铜合金的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铝硅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如流动性好、气密性好、收缩率小和热裂倾向小,经过变质和热处理之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铝合金,如ZL101、ZL104合金,但是仍然面临力学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204630.5公开了一种铸造铝硅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结合铝硅与铝铜合金的优点,通过优化合金组分及制备方法产生了一种新的铝硅铜合金。但其合金组分中硅的含量高达6.5-7.5%,虽然铸造性能尚好,但其强度较低,只有300-320MPa左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铝合金铸造性能和/或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原料使用纯Al及Al-12wt%Si、Al-50wt%Cu、Al-10wt%Mn、Cd、Al-5wt%Ti和Al-10wt%Mg中间合金;

2)熔炼:按照目标成分2.5-3.5%Si,5.5-6.5%Cu,0.5-0.55%Mn,0.05-0.25%Cd,0.3-0.5%Ti,3.5-5%Mg,B微量,C微量,P微量,稀土元素微量,余下为Al;杂质Fe含量不大于0.15%,杂质总量不大于0.40%称量步骤1)的各原料;使用电阻坩埚炉熔炼,坩埚升温预热至460-480℃,依次加入纯Al、Al-Si、Al-Cu、Al-Mn、Al-Ti、Al-Mg、以及Cd,预热1-2小时,然后升温熔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军,未经陈伟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