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体转盘乘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5854.7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D·W·克劳福德;E·A·内梅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斯尼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1/06 | 分类号: | A63G1/06;A63G1/10;A63G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乘坐 装置 | ||
1.一种转盘乘坐装置,包括:
内部环体组件,其包括支撑若干乘坐者运送元件的第一环体、和可操作以绕转盘乘坐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第一环体的驱动系统;和
外部环体组件,其包括与第一环体同心且支撑若干乘坐者运送元件的第二环体、和可操作以绕转盘乘坐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第二环体的驱动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乘坐装置,其中在转盘乘坐装置的乘坐操作的一部分期间,内部环体形组件的驱动系统操作以用第一转速旋转第一环体,外部环体组件的驱动系统操作以用不同于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旋转第二环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乘坐装置,其中在转盘乘坐装置的乘坐操作的一部分期间,内部环体形组件的驱动系统操作以绕中心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环体,外部环体组件的驱动系统操作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环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乘坐装置,其中内部环体组件进一步包括与第一环体相邻的第一环状轨道、和保持内部环体组件的驱动系统与第一环状轨道接触的多个引导组件,并且外部环体组件进一步包括与第二环体相邻的第二环状轨道、和保持外部环体组件的驱动系统与环状轨道接触的多个引导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乘坐装置,其中第一环体包括平的顶表面,乘坐者运送元件被支撑在第一环体的顶表面上方,第二环体包括平的顶表面,乘坐者运送元件被支撑在第二环体的顶表面上方,并且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的顶表面基本共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乘坐装置,其中内部环体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每个乘坐者运送元件关联的载体定位机构,每个载体定位机构可独立操作以移动关联的乘坐者运送元件根据动作曲线通过一高度范围,动作曲线限定内部环体绕中心轴的多于完整一圈的旋转中的高度范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盘乘坐装置,其中载体定位机构在转盘乘坐装置的乘坐操作结束时同时操作,以将所有乘坐者运送元件定位在上车/和下车位置。
8.一种乘坐装置,包括:
第一、第二和第三载体支撑件,其中每个载体支撑件包括带有平的上表面的本体,其中平的上表面是环状的,且相对于共同的旋转轴是同心的;
多个载体,其在平的上表面上方被支撑在载体支撑件上;
分别地与第一、第二和第三载体支撑件相邻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圆形轨道;和
第一、第二和第三组驱动器,其独立地驱动第一、第二和第三载体支撑件,以分别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圆形轨道上绕旋转轴旋转第一、第二和第三运载支撑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组驱动器被乘坐控制系统选择地操作,以分别用第一、第二和第三转速旋转载体支撑件,其中至少一个的转速与其它的转速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组驱动器的每一个可操作,以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绕旋转轴旋转第一、第二和第三载体支撑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运载装置支撑件位于第一和第三载体支撑件之间,其中多个乘坐装置元件位于第二载体支撑件的上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每个载体的载体定位组件,其中载体定位组件独立地致动,以移动每个载体通过相对于平的上表面的垂直位置的范围,其中在驱动器结束载体支撑件的旋转时,载体定位组件操作以将所有载体移动到上车/下车位置。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各个平的表面基本共面,并且至少一组驱动器被操作,以两个或多个转速如乘坐曲线所限定旋转对应的载体支撑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组引导件,其保持第一、第二和第三轨道与第一、第二和第三组驱动器之间的对准关系,因而每个驱动器的驱动轮与平的上表面之一接触。
15.一种乘坐装置,包括:
多个同心的环状的支撑件;
在至少两个支撑件上,在从相应的一个支撑件开始延伸的杆上支撑的多个乘客载体;
对于每个乘客载体,载体定位致动器响应于控制信号独立地操作,以通过杆的运动通过一位置范围移动对应的乘客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斯尼实业公司,未经迪斯尼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58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智能振动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基于模块扩展的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