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压导轨结构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403.6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兴;魏显奎;王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导轨 结构 具有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压导轨结构及具有其的工 程机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航空航天及能源行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重型 机床的数量和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而静压导轨由于其摩擦系数低,使用寿 命长,速度范围广,抗振性能好,运动精度高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重型 机床上。现有的静压导轨的回油方式主要采用自然回流,以床身导轨为例, 静压油从静压腔进入后流过封油边即不进行人为控制,主要是在床身两侧 安装接油盒或直接铸造出接油腔,并在床身内部铸入回油管道用于回油。
上述回油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回油速度不可控,由于采用自然回油的方式,只是采用单纯的油 往低处流的方法,通过管路高度的不断降低,使静压油缓慢的进行回流, 如果床身较长并且温度较低,由于液阻等影响导致床身内部大量积油,出 现流入多,流出少的现象。
2,由于制造或装配原因易产生漏油现象,因其回油孔都是铸造时埋 入体内的,如果铸造出现砂眼或气泡等缺陷油就会渗出,另外由于接油盒 等装配不当等原因也会出现漏油状况,导致床身底部积油现象,影响机床 外观并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的静压导轨结构,包括:静压导轨板、与静压导轨 板连接的移动部件,静压导轨板及移动部件中设置有进油孔,该静压导轨 结构还包括:用于阻止静压油从静压导轨板上溢出的密封件,密封件安装 在静压导轨板的外侧;设置在静压导轨板及移动部件中的回油孔;回油孔 与液压油箱连通;回油孔的回油口位于静压导轨板上,且位于静压导轨板 的封油线与密封件之间。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应用上述静压导轨结构的工程机械。
本发明各实施例通过在静压导轨板外侧设置密封件,该密封件阻挡流 过封油边的静压油溢出,且能使静压油增压,快速地进入回油口,进而直 接通过回油孔回流,从而消除漏油现象并减小机床零件的铸造难度,结构 简单、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静压导轨结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A剖线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静压导轨结构实施例包括:静压导轨板2、 移动部件7、密封件6及回油孔5;其中,静压导轨板2与移动部件7连 接,如可以通过螺钉3将静压导轨板2安装在移动部件7上;静压导轨板 2及移动部件7中设置有进油孔4;密封件6安装在静压导轨板2的外侧, 用于阻止静压油从静压导轨板2上溢出;回油孔5设置在静压导轨板2及 移动部件7中,且与液压油箱连通(如通过床身中的回流管道连通),其 回油口51位于静压导轨板2上,且位于静压导轨板2的封油线与密封件6 之间。
优选地,静压导轨结构还包括挡板8,该挡板8用于将密封件6固定 在静压导轨板2外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 挡板以外的方式对密封件6进行固定,比如密封件6直接采用弹性材料制 成。进一步优选地,挡板8通过螺钉1安装在密封件6的外侧,以固定密 封件6。
优选地,为了增强固定效果,挡板8的形状可以与密封件6的形状一 致,如为一种密封结构的挡板。具体操作时,挡板8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 构或分段结构;密封件6也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分段结构。
优选地,回油口51紧邻密封件6设置,便于迅速回油。
上述静压导轨的工作原理为:静压油从进油孔4进入到静压导轨板2 中的环型油腔41,环型油腔41注满后,静压油流过螺钉3把合部位处的 封油边,静压导轨板2被油膜抬起,此时移动部件7可以运动。流过封油 边的静压油进入静压导轨板2与密封件6之间的环形区域。由于挡板8将 密封件6固定在静压导轨板2的外侧,因此静压油无法通过密封件6溢出。 同时由于密封件6对其产生的压力作用,静压油只能从回油口51返回到 液压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