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钒石煤的碱浸液提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249.2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喻华;葛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汉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2 | 分类号: | C22B3/12;C22B3/44;C22B1/02;C22B34/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浸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钒石煤提钒的工艺,适用于所有从含钒的矿石中采用空白焙烧浸出液直接提钒的场合。
背景技术
石煤提钒,通常指以含钒碳质页岩、含钒煤矸石、含钒粘土矿等为原料提取钒化合物的工业过程。
以往的石煤提钒工艺主要为两大工艺路线,即焙烧浸出提钒工艺和直接酸浸提钒工艺。焙烧浸出提钒工艺,指的是矿石经过高温氧化焙烧,低价钒氧化转化为五价钒,再进行湿法浸出得到含钒液体实现矿石提钒的工艺过程。直接酸浸提钒工艺指的是对含钒原矿直接进行酸浸,包括在较高浓度酸性条件下,甚至是加热加压及氧化剂存在的环境下,实现矿物含钒的溶解,得到含钒液体的工艺过程。
(一)焙烧浸出提钒工艺是根据焙烧过程添加剂的不同或焙烧机理的区别,分为加盐焙烧提钒工艺、空白焙烧提钒工艺、钙化焙烧提钒工艺等。
上述焙烧提钒工艺或多或少存在下述问题:
焙烧废气污染严重,废气处理成本高,废气经过处理后转变为废水污染,废水循环利用率低、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及过程需考虑设备防腐。
(二)直接酸浸提钒工艺
直接酸浸提钒技术,指对矿石不进行焙烧而采用较高浓度的酸对矿石中的钒进行浸出,酸,通常为硫酸,有些单位混配盐酸,甚至价格高、危险性、腐蚀性很强的氢氟酸(氟化盐),还常常添加一些氧化剂。浸出过程通常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若不加压,代价是提高氧化剂用量或采用氧化性更强的氧化剂。该工艺的优点是无焙烧过程无烟气污染问题,但是由于生产过程腐蚀性很强,对设备要求高,因此投资很大,生产成本也高,该工艺的另外一个大的缺点是废水量大,因为用酸量大,矿石中的一些重金属大量溶出,废水组成复杂。该技术对矿石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近来发展起来的石煤提钒新工艺有碱法石煤提钒。碱法石煤提钒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焙烧浸出提钒工艺,相对于湿法酸浸具有钒浸出率高、浸出液重金属离子少、环境友好的优点。但碱浸出液中会含有大量的硅杂质离子,影响后续提钒工艺,需要增加除硅工序。传统除硅工艺是通过加酸调节pH、添加絮凝剂生成聚硅酸沉淀(石煤提钒碱浸液的除硅实验研究,《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0年3月,第38卷第一期)或者其添加无机盐生成硅酸盐沉淀来达到除硅的目的。这种除硅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酸、盐和能量。除硅后液为提高钒浓度、除去杂质离子,一般还有离子交换工序,导致工艺流程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除硅、工艺简化的石煤碱浸液提钒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钒石煤的碱浸液提钒方法,包括焙烧和浸出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钒石煤的碱浸液提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钒石煤矿石粉碎,在800℃-950℃下焙烧,焙烧好后,用所述矿石粉质量0.7-2倍的摩尔浓度为0.7-1.8mol/L的碱液浸出,得浸出矿浆;
(2)将上述浸出矿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
(3)在步骤(2)所得浸出液中过量添加质量浓度为15-25%的铜铁试剂,充分搅拌,静置;
(4)将步骤(3)静置所得溶液进行固液分离,所得沉淀即为钒的化合物。
所述铜铁试剂即为N-亚硝基-N-苯基羟胺铵盐,分子式:C6H9N3O2。
步骤(2)得到的浸出液是含有钒和硅的碱溶液;步骤(3)添加了铜铁试剂后得到的溶液是含有钒、硅和钒铜铁试剂络合物的NaOH溶液。利用铜铁试剂在石煤碱浸液中提取钒的技术原理是:铜铁试剂N-亚硝基-N-苯基羟胺铵盐中的铵根基团对钒酸根离子有络合作用,可以与钒结合成稳定的沉淀,而铜铁试剂与硅不反应。经过此反应,碱浸液中绝大部分的钒可以沉淀下来,从而无需经过除硅和离子交换等步骤,就可通过固液分离直接分离到钒的化合物。
铜铁试剂与碱浸液中钒的反应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步骤(1)所用的碱液的摩尔浓度为0.7-1.8mol/L,所用的碱液的质量是焙烧后矿石粉质量的0.7-2倍。
优选的是,所述石煤矿石粉粉碎至30-60目。当然,也可粉碎得更细,如达到30-200目。不过目数过大,相应的工业应用成本也会增加。
优选的是,所述石煤矿石粉碎后造成矿块或造成矿球后再焙烧。将粉碎的石煤矿石粉造成矿块或者矿球后,由于矿块或者矿球间的间隙比粉末状矿石粉的间隙大,可供更多氧气进入,所以焙烧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汉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汉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焦混合型煤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