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尔夫球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00627.5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松山悦子;佐岛隆弘;大滨启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3B37/00 | 分类号: | A63B37/00;A63B37/12;C08L75/04;C08L7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 | ||
本申请要求2010年10月7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No.2010-227077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中心部、包围层、中间层和覆盖物的多层高尔夫球。
背景技术
高尔夫球手对高尔夫球的最高要求在于其的飞行的性能。高尔夫球手很重视利用发球杆(driver)、长铁杆(long iron)和中铁杆(middle iron)击球时的飞行性能。飞行性能与高尔夫球的弹性性能有关。当具有优异弹性性能的高尔夫球被击打时,高尔夫球会以较高的速度飞行,从而获得较大的飞行距离(flight distance)。
为获得长的飞行距离,则需要合适的轨迹高度(trajectory height)。轨迹高度取决于自旋速度(spin rate)和发射角度(launch angle)。如果高尔夫球是通过高转速而获得高轨迹的,则其飞行距离不足。如果高尔夫球是通过大的发射角度而获得高轨迹的,则可以获得大的飞行距离。通过使用具有外硬/内软构造的核的高尔夫球,可以获得小的自旋速率和大的发射角度。
高尔夫球手也非常重视高尔夫球的自旋性能。当回旋速率较高时,飞行距离较短。高尔夫球手容易使得易于回旋的高尔夫球停止在目标点。当侧旋速率较高时,高尔夫球的轨迹易于弯曲。对于高尔夫球手来说,易于侧旋的高尔夫球容易使它们的轨迹故意弯曲。容易自旋的高尔夫球具有优异的可控制性。尤其地,高级别的高尔夫球手重视利用短铁杆击球时的可控制性。
在获得多种性能特征,已经提出过具有多层结构的高尔夫球。JP10-328326(USP 6,468,16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核、包围层、内覆盖物和外覆盖物的高尔夫球。JP2001-17575(USP 6,271,29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核、包围层、中间层和覆盖物的高尔夫球。JP2002-272880(USP 6,913,54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核和覆盖物的高尔夫球。该核由中心部和外核层组成。该覆盖物由内覆盖物层和外覆盖物层组成。JP2003/205052号公报(US 2003/0166422)公开了一种包括中心部、中间层和覆盖物的高尔夫球。JP2004-130072(US 2004/002964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核和覆盖物的高尔夫球。该核具有三层结构。
当发球杆击打具有外硬/内软的结构并具有非常大的硬度分布的核时,核内的能量损失会较高。而能量损失会损害弹性性能。当以短铁杆击打具有外硬/内软的结构并具有非常大的硬度分布的核时,自旋速率会降低。而较低的自旋速率会损害可控制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该高尔夫球能够在被发球杆击打时获得较大的飞行距离,并且在被短铁杆击打时获得优异的可控制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高尔夫球包括核、在核外部的中间层和在中间层外部的覆盖物。核包括中心部和在中心部外部的包围层。高尔夫球的核体积和假想球的体积之比等于或大于76%。核表面处的JIS-C硬度He和核中心点处的JIS-C硬度Ho之差(He-Ho)等于或大于15且等于或小于30。覆盖物的JIS-C硬度Hc小于硬度Ho。包括在距核的中心点的延伸距离范围为等于或大于1mm且等于或小于15mm的区域内的所有点P,均满足下列数学公式:
-5<H2-H1<5
在该数学公式中,H1表示点P1处的JIS-C硬度,点P1位于每个点P的径向内侧且距点P距离为1mm处,H2表示点P2处的JIS-C硬度,点P2位于每个点P的径向外侧且距点P距离1mm处。
在根据本发明的高尔夫球中,核具有合适的硬度分布。当用发球杆击打时,核具有较低的能量损失。当以发球杆击打高尔夫球时,可获得较远的飞行距离。当以短铁杆击打时,可获得高尔夫球极佳的可控制性。
优选地,覆盖物的JIS-C硬度Hc等于或小于65。优选地,覆盖物的厚度等于或小于0.8mm。
优选地,中间层的JIS-C硬度Hm等于或大于90。优选地,中间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未经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创粗隆粉碎性骨折环型固定接骨板
- 下一篇:皮下隧道穿刺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