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压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253.7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堀内研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3/04 | 分类号: | B60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压轮胎,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备零压行驶时耐久性与正常行驶时乘坐舒适性的零压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零压轮胎在侧壁部的内面侧配置剖面呈新月状的侧壁增强层,为确保零压行驶时的耐久性,会采用增加侧壁增强层厚度或使用高硬度橡胶的方法。但问题是,只采用这些方法在确保良好零压行驶耐久性方面的效果有限,并且随着侧壁刚性的增加,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会大幅降低。
尤其当轮胎剖面高度增至一定程度后,零压行驶时将出现问题,其问题形态主要是胎圈部旁边轮辋护胶附近发生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旨在防止这种问题,同时确保良好乘坐舒适性的对策。
作为该对策,现已提出的方法有,在帘布层卷回部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装饰线附近配置缓冲橡胶层,该缓冲橡胶层在侧壁部发生弯曲时,将在帘布层卷回端部和轮辋凸缘之间,对轮辋凸缘的翘起发挥缓冲作用,防止该部分发生断裂(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或者使帘布层的卷回末端离开与轮辋凸缘上端部接触的区域,抑制帘布层卷回末端附近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龟裂或龟裂进一步扩大(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然而,不论哪一种方法,其零压行驶耐久性的提升效果均有限,并且不能直接改善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因此,作为兼备零压行驶耐久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对策,这些方法尚不能令人满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304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61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压轮胎,其可解决上述问题,高层次兼备零压行驶时的耐久性与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零压轮胎具备至少一层帘布层,该帘布层通过包围配置于胎圈芯外周侧的胎边芯的方式,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卷回,所述胎边芯包围埋设于左右一对胎圈部中的胎圈芯外围,在胎面部的内周侧配置多个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由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的带罩层,同时在侧壁部中的所述帘布层和内衬层之间配置剖面呈新月状的侧壁增强层,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零压轮胎安装到JATMA规定的标准轮辋上并填充180kPa气压后,以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为界,轮胎直径方向内侧的轮胎剖面高度SHi与轮胎直径方向外侧的轮胎剖面高度SHo的关系为0.7<SHi/SHo<0.9,通过所述轮胎剖面高度SHo中点的轮胎轴向直线Q与轮胎外壁交于交点S,过交点S的切线与轮胎外径线Z交于交点P,以轮胎赤道面为中心并相当于所述标准轮辋的90%轮辋宽度HRW的区域称为区域R,交点P较区域R更靠近轮胎赤道面一侧,同时,胎面表面位于轮胎赤道面上的点O、与以轮胎赤道面为中心并相当于110%轮胎接地宽度TW的胎肩一侧点R′连接成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为7.5~10°,并且,所述胎边芯的外周端较所述胎圈部外壁面上的装饰线法线更靠近轮胎直径方向内侧,并且,将所述装饰线法线上的所述帘布层与所述侧壁部外壁面之间的橡胶厚度设为Ga,将所述帘布层法线上的该帘布层与所述侧壁部外壁面之间的最大橡胶厚度设为Gb时,Ga与Gb的关系为0.65Gb<Ga<0.85Gb,并且,将所述装饰线法线上的所述帘布层与轮胎内壁面之间的橡胶厚度设为Gc时,Gc与Ga的关系为0.85Ga<Gc<1.00Ga。
进而,上述结构中,优选采用以下(1)~(6)所述的结构。
(1)所述轮胎接地宽度TW与轮胎最大宽度SW的关系为0.65<TW/SW<0.75。
(2)以所述帘布层与所述侧壁部外壁面之间橡胶厚度最大处的帘布层上的点为界,所述帘布层的卷回末端位于沿该帘布层两侧5mm以内的范围内。
(3)所述帘布层的卷回末端在一个侧壁部上一直延伸到所述带束层的内侧。此时,对于将所述帘布层的卷回末端延伸至带束层内侧的侧壁部,在具有负倾角的车轮或没有倾角的车轮中安装于车辆内侧,在具有正倾角的车轮中则安装于车辆外侧。
(4)沿所述帘布层的外周面配置第二帘布层,其在所述胎边芯的轮胎内壁面一侧具有端部,并且在所述胎圈芯外周面与所述胎边芯外周端之间具有末端。
(5)所述剖面呈新月状的侧壁增强层由在轮胎直径方向上相连的内侧橡胶和外侧橡胶构成,同时构成该侧壁增强层的橡胶的JIS-A硬度为内侧橡胶大于外侧橡胶。此时,构成所述侧壁增强层的橡胶在60℃下的tagδ为外侧橡胶小于内侧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PCI快速通道设备、链路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