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浆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8995.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俊;戈小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浆管 装置 | ||
1. 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配接管部件、与所述上部配接管部件配接的主体管部件以及与所述主体管部件配接的下部配接管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配接管部件包括至少两个上部配接管,分别为第一配接管(1)以及第二配接管(2),所述第一配接管(1)以及第二配接管(2)上还设置有注浆部件,所述第一配接管(1)以及第二配接管(2)一端内壁均设有用于卡扣主体管部件的卡扣凹槽,所述第一配接管(1)以及第二配接管(2)另一端均设有翻边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管部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管,分别为第一主体管(5)以及第二主体管(6),上述第一配接管(1)一端内壁套设在所述第一主体管(5)一端的外壁;上述第二配接管(2)一端内壁套设在所述第二主体管(6)一端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配接管部件包括至少两个下部配接管,分别为第三配接管(12)以及第四配接管(13),所述第三配接管(12)一端内壁套设在上述第一主体管(5)另一端的外壁;所述第四配接管(13)一端内壁套设在上述第二主体管(6)另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三配接管(12)和第四配接管(13)一端内壁均设有用于卡扣主体管部件的卡扣凹槽,所述第三配接管(12)和第四配接管(13)另一端均设有翻边法兰。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接管(1)一端内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上部环形槽(7),所述第一上部环形槽(7)内设有星型密封圈(11),上述第一主体管(5)一端外壁套设在第一配接管(1)内壁一端并在星型密封圈(11)的挤压下与所述星型密封圈(11)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接管(2)一端内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上部环形槽(8),所述第二上部环形槽(8)内设有星型密封圈(11),上述第二主体管(6)一端外壁套设在第二配接管(2)内壁一端并在星型密封圈(11)的挤压下与所述星型密封圈(11)过盈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接管(12)一端内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下部环形槽(9),所述第一下部环形槽(9)内设有星型密封圈(11),上述第一主体管(5)另一端外壁套设在第三配接管(12)内壁一端并在星型密封圈(11)的挤压下与所述星型密封圈(11)过盈配合;所述第四配接管(13)一端外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下部环形槽(10),所述第二下部环形槽(10)内设有星型密封圈(11),上述第二主体管(6)另一端外壁套设在第四配接管(13)内壁一端并在星型密封圈(11)的挤压下与所述星型密封圈(11)过盈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引管,分别为注浆引管(17)和出浆引管(18),所述第一配接管(1)以及第二配接管(2)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配接管外翻边孔(3)以及第二配接管外翻边孔(4),所述注浆引管(17)套设在第一配接管外翻边孔(3)上并与第一配接管外翻边孔(3)的翻边焊接;所述出浆引管(18)套设在第二配接管外翻边孔(4)上并与第二配接管外翻边孔(4)的翻边焊接。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浆管装置还包括一个导浆引管(16),上述第三配接管(12)以及第四配接管(13)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三配接管外翻边孔(14)以及第四配接管外翻边孔(15);所述导浆引管(16)一端套设在第三配接管外翻边孔(14)上并与第三配接管外翻边孔(14)的翻边焊接;所述导浆引管(16)另一端套设在第四配接管外翻边孔(15)上并与第四配接管外翻边孔(15)的翻边焊接。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引管(17)和出浆引管(18)均为L型,所述第一配接管外翻边孔(3)以及第二配接管外翻边孔(4)的翻边高度为3 mm—5mm。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接管外翻边孔(14)以及第四配接管外翻边孔(15)的翻边高度为3 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9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基复合锂离子电池薄膜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NFC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