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8249.1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郑阳;景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模组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色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利用夹在液晶分子上的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去向控制透光的强弱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
一般来讲,一块完整的液晶显示模组必须有背光模组、偏光片、TFT(薄膜晶体管)下基板和CF(彩色滤光板)上基板以及由两块基板组成的盒中填充的液晶分子构成。基板本身不能发光,需要由背光模组提供光源。背光模组通常由背板、光源、扩散板和各种光学膜片组成。液晶显示的原理是背光模组发出均匀的面光,光通过液晶显示模组传到用户的眼睛里。液晶显示模组的作用就是按像素对这些光进行处理,以显示图像。
参考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传统液晶显示模组示意图,是将液晶玻璃101放入背光模组102内,再通过上铁框卡合定位,最后,背光模组电源引出端103的FPC(柔性电路板,可以为LED供电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液晶玻璃101上的FPC引脚104连接,从而连接液晶玻璃101与背光模组102。其中,液晶玻璃上的FPC106的信号输入端105会有相应数量的PIN(金手指)数用于驱动LED,从而实现为背光模组102供电的功能。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传统结构背光模组102上需要引出较多的FPC,与液晶玻璃101上的FPC引脚104连接,背光模组电源引出端103的FPC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液晶玻璃101上的FPC引脚104连接,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也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制造工艺复杂,同时使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背光模组上引出较多的FPC导致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玻璃,所述背光模组的电源引出端为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线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晶玻璃面连接,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液晶玻璃上的柔性电路板FPC卡合。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上。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的形状为U字形。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的形状为Z字形。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为铝弹片。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为铜弹片。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为合金弹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框体、装设架、背光模块、背盖和本发明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背光模组的电源引出端为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一段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背光模组的光源线连接,另一端与液晶玻璃面连接,金属弹片与液晶玻璃上的FPC卡合,使背光模组上引出的FPC大大减少,减少了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从而减少了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并且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液晶显示模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金属弹片与背光模组光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背光模组引出端金属弹片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