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电芯极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6037.X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丛利;程传捷;邱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8 | 分类号: | H01G9/048;H01G9/28;H01M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器 锂电池 电芯极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电芯极片,用于叠片式电芯制作。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锂电池和混合动力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应用,电池的安全性,循环性能等方面越来越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在动力电池的制作工艺中,主要有叠片电池和卷绕电池。叠片电池与卷绕电池相比,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充放电过程中内部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内部没有应力存在且内阻比较小,从设计角度发生异常的几率大大降低,安全性有很大的提升,由于温度分布均匀且电阻不大,使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升较小,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有很大好处,倍率性能也比较好。但是不足的是由于其产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叠片机结构比较复杂,每个型号的电芯对应一套模具,且拆换模具也是比较复杂,不易操作,故一般厂家买回一台叠片机只生产一种型号的电芯,不再拆换模具。自动叠片机价格昂贵,并不是所有的电池都能用上自动叠片机,那些产量不是很大或是产量不稳定的型号的电芯,厂家往往会选择使用半自动化的人工叠片,在人工叠片的过程中,工人与极片直接接触,裁切的极片为矩形,拐角为直角,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极易引起极片拐角的掉粉而且容易使拐角翘起,叠片时翘起的一角刺破隔膜,引起正负极短路,影响电芯质量和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返工率及报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叠片式电芯所用极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保证电芯制作质量,提高成品率,并且能满足电芯一头出极耳和两头出极耳的设计要求的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电芯极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电芯极片,极片的一头为有膏部位,另一头为留白部位,其改进之处是该极片按留白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留白部位宽度明显小于极片宽度,留白部位偏向极片一侧,极片的有膏部位有四个拐角,另一种是留白部位宽度与极片宽度相等,极片的有膏部位有两个拐角,上述拐角均为圆角。
所述拐角的圆弧半径为极片有膏部位长边的5%~10%。
本发明中极片有膏部位的所有拐角均为圆角,在制作电芯时的叠片操作过程中,不仅可避免拐角处的掉粉现象,而且可防止拐角处翘起,防止拐角刺破隔膜,引起正负极短路,因而能保证电芯制作后的导电性能、电容量和使用寿命,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该极片按留白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可分别用于制作一头出极耳和两头出极耳的电芯,满足不同电池的设计要求,扩大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极片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极片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极片的一头为有膏部位1,其拐角处有圆角2,极片另一头为两种形式的留白部位3和4。
实例1、2、3如下表:
注:表中“分子/分母”数值分别表示正、负极片尺寸。
按实例1、2、3方案及常规工艺分别制作电芯1000个,经检验、测试,无极片掉粉及电芯短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值和动作时间多档可调的简易漏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影音播放设备折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