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接线盒大功率太阳能组件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2214.7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武;陈海军;俞佳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石光光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H01L31/05;H01L31/04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2311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大功率 太阳能 组件 生产 方法 | ||
1.双接线盒大功率太阳能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玻璃、EVA胶膜、TPT背板、太阳能电池片、焊带、汇流带和光伏接线盒、铝合金边框,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组件有正极接线盒(18)和负极接线盒(17),每个接线盒只有一根导线,正极接线盒(18)引出的为正极导线(20),负极接线盒(17)引出的为负极导线(19),两个接线盒配套使用;电池串(1、2、3、4、5、6、7、8)构成负极串联回路,引出五根引出线穿过背板,与负极接线盒连接;电池串(9、10、11、12、13、14、15、16)构成正极串联回路,引出五根引出线穿过背板,与正极接线盒连接;正极串联回路和负极串联回路在内部通过汇流带(21)连接,构成串联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接线盒大功率太阳能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池片分选:对电池片的外观进行分选,挑出不良品,按照不同的颜色等级进行分类;
(2)物料准备:包括焊带、汇流带、TPT、EVA的裁切,焊带的浸泡和烘干;焊带和汇流带的长度按照产品使用的实际长度进行裁切,便于叠层的免剪;
(3)电池串焊接:使用带有刻线(22)的串焊模板精确定位焊带,太阳能电池片经焊带在温度320~330℃焊接成电池串;
(4)叠层:首先,将电池串按照预定的极性进行排布,若干电池串连接构成正极串联回路,若干电池串连接构成负极串联回路,正极串联回路和负极串联回路在内部通过汇流带连接,构成一个整的串联回路;然后,玻璃、EVA、串联回路和背板按正确的顺序进行叠层;
(5)中间检测:检测叠层好的组件是否有不良,包括电性能和外观;
(6)层压:将叠层并中间检测好的组件放入层压机,通过抽真空、加热、加压,EVA融化将玻璃、背板、串联回路粘合在一起;
(7)修边:层压好的组件冷却到50℃以下,对玻璃边缘溢出的EVA和多余的TPT背板进行切割,使玻璃边缘光滑;
(8)边框安装:将修边后的层压件装上铝合金边框,边框胶水要均匀充分,起到密封的效果;
(9)接线盒安装:根据极性装上两个接线盒,一个为正极接线盒(18),一个为负极接线盒(17);
(10)功率测试:将安装接线盒后的组件在固化线上放置四个小时,进行功率测试,保存功率测试数据和功率曲线图;
(11)红外隐裂检测:使用隐裂测试仪,检查组件是否存在隐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12)表面清洁:清除组件表面的异物,包括边框塑料膜、多余硅胶和其它脏污,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13)外观检验:质量人员检查组件外观,挑出有缺陷的产品;
(14)包装入库:将组件装入包装箱,贴上相应外箱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石光光伏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石光光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2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合衬
- 下一篇:一种发酵黑银杏果仁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