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811.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7/00 | 分类号: | D06M17/00;D01F1/09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弹力 香型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
背景技术
作为服装加工生产的面料,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体现出穿着舒适度的效果。在服装领域中,各种面料可谓是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人们追求的不单是保暖,美观,新颖,而是集合多种优点,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着舒适、轻薄、视觉效果佳、触觉柔和等方面的特点。
为了满足人们对面料性能日益提高的要求,近年来休闲面料已从传统性能较单一的纯棉制品向外观淡雅、手感柔软及服用性能俱佳的混纤面料方向发展。采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进行多元混合,原料结构呈多元化,将各种纺织材料的优势充分发挥,即能够弥补单一纺织材料的缺陷,做到各种纺织材料的优势互补。
但是一些面料一直存在静电的现象,不但穿着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吸附于身上产生一些意外的尴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能够防止产生静电,具有良好的吸汗透气性,更贴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包括:表层,内层、粘合层和芳香剂,所述表层包括抗静电纤维和弹力纤维,所述抗静电纤维包括35~50D的竹炭纤维和30~50D的蚕丝纤维线,所述弹力纤维包括15~25 D的低弹丝和35~55D的牛奶蛋白纤维,所述抗静电纤维和所述弹力纤维的外部均包覆有碳导电纤维,所述碳导电纤维包括纤维线和碳粉,所述抗静电纤维和所述弹力纤维横纵交织,所述内层包括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所述经向纤维线和经向纤维线均包括纯棉线,所述经向纤维和所述纬向纤维横纵交织,所述外层和内层通过粘合层胶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碳粉织入抗静电纤维和弹力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和蚕丝纤维线的重量比为1: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低弹丝和牛奶蛋白纤维的重量比为1: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纯棉线为150D。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芳香剂包括粘合剂,所述芳香剂含量为0.1~3%,所述芳香剂通过水制成液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蚕丝纤维线、牛奶蛋白纤维浸泡于芳香剂液体,烘干后进行普通工艺纺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能够防止产生静电,具有良好的吸汗透气性,更贴身,应用较广,有较好的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包括:表层,内层、粘合层和芳香剂,表层包括抗静电纤维和弹力纤维,抗静电纤维包括35~50D的竹炭纤维和30~50D的蚕丝纤维线,弹力纤维包括15~25 D的低弹丝和35~55D的牛奶蛋白纤维,抗静电纤维和所述弹力纤维的外部均包覆有碳导电纤维,碳导电纤维包括纤维线和碳粉,抗静电纤维和所述弹力纤维横纵交织,内层包括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经向纤维线和经向纤维线均包括纯棉线,经向纤维和所述纬向纤维横纵交织,外层和内层通过粘合层胶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碳粉织入抗静电纤维和弹力纤维,既起到防静电功能又不影响到面料的舒服度。
竹炭纤维和蚕丝纤维线的重量比为1:1,竹炭纤维可抗菌,蚕丝纤维使得面料更柔软。
低弹丝和牛奶蛋白纤维的重量比为1:1,低弹丝是的面料有张缩性,牛奶蛋白纤维贴身穿着有润肌养肤、滋滑皮肤的功效,同时牛奶丝还具有天然持久的抑菌功能。
纯棉线为150D,吸汗透气,更贴身。
芳香剂包括粘合剂,所述芳香剂含量为0.1~3%,芳香剂通过水制成液体,制作简单,加入粘合剂更易将芳香剂粘附于经线和纬线。
蚕丝纤维线、牛奶蛋白纤维浸泡于芳香剂液体,烘干后进行普通工艺纺织,使面料自带香味。
本发明抗静电弹力香型面料能够防止产生静电,具有良好的吸汗透气性,更贴身,应用较广,有较好的市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灯条
- 下一篇:无纺布再处理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