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1611.2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M·舒厄曼斯;G·菲梅里;S·贝尔彻;D·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 | 分类号: | B60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折叠 机构 | ||
1.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外部后视镜的电动折叠机构,该机构包括:
电动折叠壳体(40),该电动折叠壳体能安装在镜壳体和能安装在车辆上的镜基座(20)之间;
联接件(90),通过第一弹簧(58)装置迫使该联接件与所述镜基座(20)接合,所述联接件(90)能沿轴向从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移动,在该接合位置上,联接锁销部(24)主动地遏制所述联接件(90)和所述镜基座(20)之间的相对转动,在脱离接合位置上摩擦接合扭矩仅部分地遏制所述联接件(90)和所述镜基座(20)之间绕镜头部轴线(53)的相对转动,所述联接件(90)使所述镜壳体能够手动地相对于镜基座移动;
用于产生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和所述联接件(90)之间绕所述镜头部轴线(53)的相对转动的电驱动系;其中,当联接件处于脱离接合的位置并且所述电驱动系产生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与所述联接件(90)之间的相对转动时,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直到止动面(102)到达锁销(31)并且产生反作用扭矩,该反作用扭矩大于摩擦接合扭矩,从而阻止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并且替代地使所述联接件(90)旋转直到所述联接件(90)到达接合位置,其中
止动装置(100、100b、100c),所述止动装置被能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上,并且具有与安装在所述镜基座(20)上的锁销(31)接合的止动面(102),所述止动面(102)被沿轴向偏压向所述锁销(31),所述止动面(102)与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一起在下列位置之间精确地移动:
a)前向位置,其中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和所述镜头部(20)处于向前的折叠位置;
b)后向位置,其中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和所述镜头部(20)处于向后折叠的位置;以及
c)驾驶位置,其中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和所述镜头部(20)处于展开的位置,所述联接件(90)处于接合位置并且所述止动面(102)被夹在所述锁销(31)和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之间,由此提供主动的能重复的止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是不能向后驱动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系包括主蜗轮(72)。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蜗轮(72)与联接齿轮啮合,所述联接齿轮与所述联接件(90)能工作地联接或集成。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止动面(102)到达所述锁销(31)并同时被所述电驱动系驱动时,在所述联接件(90)到达接合位置后,所述驱动系被旋紧,将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相对于所述基座(20)牢牢地以旋转方式固定,以抵抗振动负荷。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100)包括环形的止动体(100b),所述止动体(100b)能沿轴向相对于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移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折叠机构包括三个止动面(102)和三个对应的锁销(3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面(102)相对于联接锁销(95)位于径向内侧。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折叠机构包括压缩弹簧(104),所述压缩弹簧(104)偏压所述止动装置(100、100b、100c)以使所述止动装置沿轴向朝所述止动锁销(31)移动。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100、100b、100c)被能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上,使得当所述止动面(102)推靠在所述锁销(31)上时,摩擦力防止所述止动装置(100、100b、100c)和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之间的相对运动。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100b、100c)通过花键结构(111)安装在所述电动折叠壳体(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未经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6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