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90958.5 | 申请日: | 201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斌;梁德杰;吴斯栋;黄维沛;刘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自供 联网 轮载式 传感 系统 方法 | ||
1.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系统,包括:车内监控终端模块,通过GPRS与远程监控服务器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自供能发射端模块和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其中
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用于接收激活标签功率信号、采集车轮的安全相关动态数据和电容电量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无线反馈到自供能发射端模块;
自供能发射端模块,通过电感线圈和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电感线圈进行电感匹配耦合,实现无线供电,并可读取和分析判断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传送来的相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与所述自供能发射端模块之间通过电感耦合供电及RFID无线射频识别方式实现通信;所述自供能发射端模块与车内监控终端模块之间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双向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供能发射端模块设置在车轮挡泥板的后面,所述车轮智能传感接收模块设置在车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中接收端的电路系统包括电感线圈、电源处理系统、智能传感器、PIC处理器、RFID标签及超级电容;所述
电感线圈,用于接收电能;
电源处理系统,用于调整所得电源的电压参数;
PIC处理器,用于处理智能传感器所得数据;
RFID标签,用于传输数据;
超级电容,用于储能与供电。
5.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整合处理信息源;
将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和自供能发射端模块的电感线圈进行电感匹配耦合,实现无线供电;
通过智能传感单元感知车轮的安全相关动态数据;
收集车轮的安全相关动态数据和超级电容中电容电量数据,并将数据融合;
读取车轮的安全相关动态数据和超级电容中电容电量数据信息进行信息反馈;
对反馈信息进行预处理,拆分车轮的安全相关动态数据和超级电容中电容电量数据信息,并分析判断电容电量是否为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供电;
通过Zigbee网络与车内监控终端模块连接,传输拆分后的车轮的安全相关动态数据到车内监控终端模块,并在车内监控终端模块中分析判断车轮的安全系数,反应实时状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RFID自供能的车联网轮载式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供能发射端模块通过变压、震荡后得到的频率实现电感耦合;所述车轮智能传感接收端模块采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后,给标签电路和传感器在线供电,并利用超级电容将电能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9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后踏板
- 下一篇:磁珠-微孔板法提取核酸试剂盒及其提取核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