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柑橘大实蝇诱杀芯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5117.5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蒋迎春;王志静;吴黎明;仝铸;何利刚;许淼;孙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7/12 | 分类号: | A01N57/12;A01N25/34;A01P19/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9***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柑橘 大实蝇 诱杀 芯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昆虫的行为生物学和农业害虫的行为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柑橘大实蝇诱杀芯片,同时还涉及一种柑橘大实蝇诱杀芯片的制备方法,该诱杀组合对柑橘大实蝇具有专一性,本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可以扩展到其它害虫的防治上。
背景技术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的重要害虫,防治技术主要有农业防治、诱杀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诱杀防治。诱杀防治通常采用树冠喷药诱杀和挂钵诱杀等,引诱剂的选择和配制是诱杀防治的关键。引诱剂主要是食物引诱剂,最常见的是糖醋液。在现有诱杀技术中,主要是食物引诱剂诱集,再通过胃毒性杀虫剂毒杀。利用糖酒醋敌百虫液及果实蝇诱杀剂防治柑橘大实蝇已有很长的历史,虽然配制容易,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但糖酒醋敌百虫液防治效果较差,而果实蝇诱杀剂,防治次数多(每10天左右喷橘树叶片上),防治成本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国内外也广泛在研发新的引诱剂,生产中也有一些自制的引诱剂,但大都是水剂,持效期短,要反复添加或多次喷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该诱杀芯片防效稳定,持效期长,提高了诱杀效率,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的制备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原料易得成本低,将引诱物合理包埋,使之成为柑橘大实蝇的取食刺激源,保护层合理保护引诱物耐受雨水冲刷和阳光照射,使其持效期延长,保护层中添加的少量乐果可以有效毒杀取食的柑橘大实蝇,避免了喷撒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层的颜色对柑橘大实蝇产卵具有吸引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优选范围):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它由以下重量份或体积份的原料制成(较好范围):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它由以下重量份或体积份的原料制成(最佳值):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A、按比例称取小麦面粉、玉米面粉、蔗糖、苯甲酸钠、甘油、橙汁和水。
B、基质胶化:将小麦面粉、玉米面粉混匀在1000w微波炉百分之百功力输出中加热55-65s,使二种面粉刚好胶化。
C、引诱剂、保湿剂和防腐剂溶解:将引诱剂(蔗糖和橙汁);保湿剂(甘油);防腐剂(苯甲酸钠)和水混匀在1000w微波炉百分之百功力输出中加热55-65s,搅拌以使固体物质充分溶解。
D、将步骤B加入步骤C混匀后再放入1000w微波炉百分之百功力输出中加热85-95s;
E、成型:将混合物稍冷却至55℃-60℃,然后搓揉使之有筋性,平均分成3-5份,每份做成口径72mm中空,壁厚3mm左右的杯状芯片。
F、保护层制作步骤是:
1、原料及配比:杀虫剂为乐果,缓释剂为立邦油漆,颜色为绿色(茶园飘香,4690-2),中性、净味、反光油漆。比例为油漆∶乐果=100∶0.5(w/w)。
2、油漆配制:施工配比(质量比)主漆为(立邦4690-2)∶稀释剂(立邦KC6201)∶固化剂(立邦PU5007半亚光)=1∶0.4-0.6∶0.5调配均匀。
3、将乐果按比例0.5∶100(w/w)加入调配好的油漆中,混匀。
G、涂布保护层:将含有乐果的油漆均匀涂布在已成型的引诱片的内外表层,此表层既能防水、防爆裂,还能有效毒杀引诱来的柑橘大实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诱杀芯片中的引诱剂不易挥发、淋失,持效期长;
2、省力,在整个柑橘大实蝇危害期仅需要投放1-2次;
3、环境友好,农药用量少,不直接对柑橘园施药;
4、能有效控制柑橘大实蝇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实施例1: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一种柑橘大实蝇的诱杀芯片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一、基质的胶化:
1、原料及配比:称取强筋小麦面粉和玉米面粉,充分混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