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获得的产品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4295.6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发;李本高;王秀;纪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73/00 | 分类号: | C08G73/00;A01N33/12;A01P3/0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铵盐 制备 方法 获得 产品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获得的产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季铵盐杀菌剂是应用最广泛的杀菌剂之一,其可分为单季铵盐杀菌剂、双季铵盐杀菌剂和聚季铵盐杀菌剂。单季铵盐杀菌剂具有价格低廉、杀菌速度快、粘泥剥离能力强以及pH值适用范围宽等优点。双季铵盐杀菌剂主要是Gemini类型的季铵盐,该季铵盐具有表面活性高、吸附性能强等优点,并且还具有特殊的聚集行为和聚集体结构。单季铵盐杀菌剂和双季铵盐杀菌剂虽有一定的优点并且都已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毒性和刺激性较大、化学稳定性不理想等,特别是当大分子阴离子化合物存在时,其杀菌活性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聚季铵盐是指分子中含有多个季铵阳离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用途比较广泛,除可用作杀菌剂外,还可以用作洗发香波的调理剂和有机合成的相转移剂。已有的聚季铵盐均具有线性的结构,相关的文献有CN101121557、CN1394897等。
综上所述,现有的单季铵盐杀菌剂和双季铵盐杀菌剂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聚季铵盐均为线性结构,具有高度分支结构的聚季铵盐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该聚季铵盐具有树枝状的结构。
一种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结构式I的化合物与结构式II的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接触反应;
其中,X为卤原子;n为0~5的整数。
X优选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结构式II的化合物优选为四甲基乙二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或六甲基三乙烯四胺。
所述的极性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乙酸乙酯、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三醇、丙酮、乙二醇单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和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反应温度优选为20℃~200℃,更优选为50℃~120℃。
反应时间优选为4h~60h,更优选为8h~30h。
反应体系中,卤原子与氮原子的摩尔比优选为1∶0.75~1.3,更优选为1∶0.8~1.2,进一步优选为1∶0.9~1.1。
本发明还包括,反应后,通过减压蒸馏分离得到产品。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通过重结晶提纯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产品在杀菌剂和/或杀藻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聚季铵盐具有树枝状的结构,该聚季铵盐具有优良的杀菌灭藻性能,其既可用于油田采出回注水或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的杀菌灭藻和管道粘泥剥离,也可用作原油破乳助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的聚季铵盐具有高度分支的树枝状结构,该聚季铵盐良好的水溶性、杀菌灭藻活性和表面活性。
2.本发明的聚季铵盐容易生物降解,属于环境友好型的大分子化合物。
3.本发明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合成路线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用四氯甲基甲烷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制备聚季铵盐。
将21.0g(0.1mol)四氯甲基甲烷和23.4g(0.2mol)N,N,N′,N′-四甲基乙二胺加入到250ml反应瓶中,加入80g无水乙醇,氮气保护,升温到80℃反应20h,冷却,减压除去乙醇,得到的化合物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重结晶,得到固体37.4g(产率84.2%)。
产品的13C NMR分析结果显示,原料N,N,N′,N′-四甲基乙二胺中化学位移为45.22的N-CH3峰消失,生成化学位移为52.66的季铵N+-CH3峰,原料四氯甲基甲烷化学位移为45.14的C-Cl峰消失,生成化学位移为50.9的季铵N+-CH2-峰。
实施例2
用四氯甲基甲烷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制备聚季铵盐。
将38.7g(0.1mol)四溴甲基甲烷和23.0g(0.13mol)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加入到250ml反应瓶中,加入100g乙二醇,氮气保护,升温到130℃反应30h,冷却,减压除去乙二醇,得到的化合物用乙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固体54.6g(产率8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开关中的触头系统、及低压开关
- 下一篇:一种高电压大容量的铝电解电容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