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3512.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聪;近藤诚司;秦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B32B37/12;B32B4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元件 连续 制造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从载体薄膜剥离的偏振薄膜的膜片经由粘合剂贴附于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方法:经由粘合剂形成有偏振薄膜的膜片的载体薄膜在剥离机构的前端向内侧折回而从该载体薄膜将偏振薄膜的膜片和粘合剂一起剥离,并且将被剥离的偏振薄膜的膜片经由粘合剂而贴附于液晶面板上。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361741号公报
但是,如图7所示,在使用剥离机构741使载体薄膜712向其内侧折回而剥离的同时,还利用一对贴附机构750a、750b夹着贴附该被剥离的偏振薄膜的膜片714和液晶面板740的方法的情况下,例如,在贴附时膜片714振动,会在贴附后的液晶面板740上产生贴附气泡,从而成为图像显示不良的原因,因此希望对此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贴附时偏振薄膜的膜片振动从而防止产生贴附气泡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了刻苦研究,结果是完成了以下的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具有:载体薄膜输送机构,其输送经由粘合剂形成有偏振薄膜的膜片的载体薄膜;剥离机构,其使由所述载体薄膜输送机构输送来的载体薄膜在前端向内侧折回而从该载体薄膜将膜片和粘合剂一起剥离;卷取机构,其卷取被所述剥离机构剥离了膜片的载体薄膜;贴附机构,其输送液晶面板的同时,将被所述剥离机构从载体薄膜剥离后的膜片经由粘合剂贴附于该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
所述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速度控制机构,该速度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卷取机构及所述贴附机构的输送速度,使得在从基于所述贴附机构进行的所述膜片的贴附处理的贴附开始到贴附结束的期间,所述贴附处理的贴附速度Vh(t)比由所述剥离机构剥离的所述载体薄膜的输送速度Vs(t)快(Vh(t)>Vs(t)),且在从所述贴附机构的贴附位置到所述剥离机构的前端部之间设定将所述贴附速度Vh(t)及所述载体薄膜的输送速度Vs(t)来消除贴附中的所述膜片上产生的挠曲,并且,使得在从所述贴附处理的贴附开始到贴附结束的期间,从所述贴附机构的贴附位置到所述剥离机构的前端部的距离L比从所述剥离机构的前端部到所述载体薄膜被折回的部分即弯曲部的距离Ls长。
通过该构成,由于能够消除从载体薄膜被剥离的偏振薄膜的膜片的挠曲,因此能够抑制贴附时的膜片的振动,防止产生贴附气泡。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包括:载体薄膜输送工序,其输送经由粘合剂形成有偏振薄膜的膜片的载体薄膜;剥离工序,其利用剥离机构使由所述载体薄膜输送工序输送来的载体薄膜在前端向内侧折回而从该载体薄膜将偏振薄膜和粘合剂一起剥离;卷取工序,其利用卷取机构卷取被所述剥离工序剥离了膜片的载体薄膜;贴附工序,其利用贴附机构输送液晶面板的同时,将被所述剥离工序从载体薄膜剥离后的膜片经由粘合剂贴附于该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
所述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速度控制工序,该速度控制工序控制所述贴附处理的贴附速度Vh(t)及所述载体薄膜的输送速度Vs(t),使得在从所述贴附工序中的所述膜片的贴附处理的贴附开始到贴附结束的期间,所述贴附处理的贴附速度Vh(t)比由所述剥离工序剥离的所述载体薄膜的输送速度Vs(t)快(Vh(t)>Vs(t)),且在从所述贴附位置到所述剥离机构的前端部之间设定所述贴附速度Vh(t)及所述载体薄膜的输送速度Vs(t)来消除在所述膜片上产生的挠曲,并且,使得在从所述贴附处理的贴附开始到贴附结束的期间,从所述贴附位置到所述剥离机构的前端部的距离L比从所述剥离机构的前端部到所述载体薄膜被折回的部分即弯曲部的距离Ls长。
通过该构成,由于能够消除从载体薄膜被剥离的偏振薄膜的膜片的挠曲,因此能够抑制贴附时的膜片的振动,防止产生贴附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成像系统、控制该装置和该系统的方法及程序
- 下一篇:内视镜配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