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集巷道群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2911.4 | 申请日: | 201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 巷道 冲击 地压 危险性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密集巷道群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得敏感区域
首先在密集巷道群区域,通过类比、相临采场冲击地压显现特征的分析、判定,同时采用钻屑法监测手段进行现场检测,划分出相对的密集巷道群的高应力区域;
在高应力区域安装高敏感应力计,然后在相对安全区域进行人为爆破振动,通过对爆破振动应力波测试,获得煤层的动态敏感区域;
第二步:动态应力趋向观测
随着采掘活动进行,在密集巷道群周围必然引发扰动,此时在通向密集巷道群的方向安装顶板动态监测仪,进行顶板动态观测,获得扰动影响范围;
第三步:敏感区细微增量观测
当煤层开采涉及的区域动态应力范围接近密集巷道群之前,在敏感区安装高敏感应力计,观测应力变化,当应力增量出现突变时,对该区域进行冲击危险性监测;
第四步:敏感区冲击危险性监测
采用钻屑法、支护体受力手段进行冲击危险性监测,进而预测出密集巷道群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9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集热管罩玻璃管粗糙镜面聚光的方法产品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