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2661.4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夏辉华;周英豪;白映林;何勇;张国成;刘银波;陈昌贵;代飞;叶朗;肖丹;刘华;高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切削性能 优质 结构钢 生产工艺 | ||
1.一种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Pb:0.05~0.35%、S:0.02~0.06%,其余成分符合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3077合金结构钢的要求,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48%,Si:0.25%,Mn:0.70%,P:0.020%,S:0.028%,Pb:0.2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50%,Si:0.28%,Mn:0.64%,P:0.015%,S:0.024%,Pb:0.1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52%,Si:0.23%,Mn:0.78%,P:0.018%,S:0.022%,Pb:0.2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一种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冶炼工艺和连铸工艺或模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冶炼工艺是采用电弧炉出钢,经LF炉初还原或经LF炉初还原和VD炉脱气处理后,采用搅拌强度为:压力10~12MPa、流量400~500NL/min的钢包底吹氩气强搅拌方式,并采用喂丝机将复合Pb包芯线从钢包上方以130~150m/min的速度均匀喂入,将Pb%成分控制在0.05%~0.35%;喂完Pb线后,继续强搅拌2~3min,以达到Pb成分分布均匀稳定;然后将钢包底吹氩气的搅拌强度恢复到压力0.2~0.4MPa、流量100~300NL/min的正常冶炼状态,进行还原再处理,同时进行合金成分和渣的调整,并根据S%含量情况,通过喂入硫铁包芯线方式,将S%控制在0.02%~0.06%,以控制其硫化物夹杂物形态;还原后期,将钢包底吹氩气的搅拌强度调到压力≤0.25MPa、流量50~100NL/min进行软吹,以提高钢水纯净度,然后吊包浇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铸工艺是采用150mm×150mm~300mm×400mm的连铸机进行连铸,拉速控制在0.50~2.45m/min;正常过热度控制在35±5℃;中间包烘烤温度≥1100℃;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并带电磁搅拌,全程保护浇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切削性能的优质结构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铸工艺是采用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的锭型浇注700kg~16000kg的铸锭,正常过热度控制在40±5℃,采取缓冷脱模和保温缓冷48~72小时处理措施,以消除应力和进行气体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6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