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气闭路循环再生式丙烯脱水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8216.0 | 申请日: | 201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张麦奎;张万尧;史晋文;申涛;曹善甫;詹仲福;王瑞;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7/13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气 闭路 循环 再生 丙烯 脱水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氮气闭路循环再生式丙烯脱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吸附
自上道工序来的丙烯液体自第一吸附/再生塔(1)的底部管路进入,在液体丙烯垂直第一吸附/再生塔(1)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吸附/再生塔(1)内部装填分子筛对丙烯液体中的水分进行吸收,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分子筛吸收完全达到饱和后可利用循环热氮气进行再生;
b.再生
丙烯气化器(3)通过饱和蒸汽间接加热,产生的气体丙烯自第一吸附/再生塔(1)的顶部管路进入,把第一吸附/再生塔(1)内部的液体丙烯压进第二吸附/再生塔(2)的管路中;丙烯液体替换完毕后,关闭第二吸附/再生塔(2)的顶部阀门,并使第一吸附/再生塔(1)的底部管路与进入火炬燃烧系统相连,放空第一吸附/再生塔(1)的气体丙烯进行降压;降到常压后,开启氮气风机(4),采用常温氮气对第一吸附/再生塔(1)吹扫;其特征是在第一吸附/再生塔(1)和第二吸附/再生塔(2)氮气排放管线与氮气风机(4)氮气进口管线之间增设氮气冷却器(6)、氮气除雾器(7)和氮气过滤器(8),与第一吸附/再生塔(1)、第二吸附/再生塔(2)氮气冷却器(6)、氮气除雾器(7)、氮气过滤器(8)通过阀门的切换形成闭路的氮气循环系统;氮气对第一吸附/再生塔(1)吹扫过程结束后,开启氮气冷却器(6)、氮气电加热器(5)后,进行第一吸附/再生塔(1)内分子筛的再生,再生时间为24小时。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方法的装置,包括:
第一吸附/再生塔(1)和第二吸附/再生塔(2)串联操作,内充满分子筛,第一吸附/再生塔(1)和第二吸附/再生塔(2)氮气再生过程不工作;再生过程中,一台第一吸附/再生塔(1)或第二吸附/再生塔(2)对分子筛丙烯中水分吸收,另一台第二吸附/再生塔(2)或第一吸附/再生塔(1)利用循环热氮气使分子筛再生;
丙烯气化器(3)其作用是对上道工序输送的来的丙烯液体进行蒸汽加热,送入第一吸附/再生塔(1);
氮气风机(4)安装在氮气过滤器(8)和氮气电加热器(5)之间,是将氮气过滤器(8)过滤的氮气增压后送入氮气电加热器(5);
氮气电加热器(5),其作用是将氮气风机(4)增压氮气进行送入第二吸附/再生塔(2),加热介质采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或高温导热油;
氮气冷却器(6)位于第二吸附/再生塔(2)与氮气除雾器(7)之间,用于冷却循环氮气,冷却介质为循环冷却水、或为冷冻盐水;
氮气除雾器(7)将来自氮气冷却器(6)氮气中的水雾进行分离;
氮气过滤器(8)过滤来自氮气除雾器(7)循环氮气中的微尘,净化氮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氮气闭路循环再生式丙烯脱水方法,其特征是吸附/再生塔设置为4塔、或6塔、或8塔,吸附过程中串联操作,再生过程中并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2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飞弧装置灭弧效果高的塑壳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