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发器及其流程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6807.4 | 申请日: | 201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及其 流程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及其流程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发器大多采用U型铜管加上散热翅片的结构,随着铜价升高,换热器所用的U形铜管的成本占换热器的总成本的比例由85%提升到95%,所以,换热器要降低成本的关键是减少铜的使用量。所以,铜管的小管径化就被尝试提出来。铜管减小管径就能减少铜的使用量,而用得越多,省得也越多。但是,用小管径铜管直接替代原来的铜管,由于铜管的管径减小,流阻增加,换热效率不能有效发挥出来,能效比下降。特别是用小管径铜管制用换热器时,如果传统的流程设计,传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时,会导致换热器流阻增加,制冷流量分流不均匀,换热量大幅度下降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多条平行的小径管,套在小径管壁上的多片平行的翅片,连通小径管两端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其中第一集流管出口连接汽管,第二集流管出口连接液管,还包括可将集流管分段隔离且改变制冷剂流向的阻流板,所述阻流板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或第二集流管内。
在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设置温度采样套管,所述温度采样套管位于偏离第一集流管水平轴线30-60度的斜线上。
在第二集流管的外壁上设置温度采样套管,所述温度采样套管位于偏离第二集流管水平轴线30-60度的斜线上。
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内各设置一阻流板,使制冷剂在流经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经过两次换向。
由两阻流板分隔的三组小径管的数量,按制冷剂流经的先后顺序呈递增或递减变化。
所述三组小径管的数量之比接近2∶3∶4。
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管径是小径管管径的2.5-3.5倍。
一种蒸发器的流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换热量计算小径管的总根数,按比例分配三组小径管的数量为A、B、C,其中,C>B>A;
S2)在第一集流管内设置阻流板将第一集流管分隔为两腔室,使两腔室连接的小径管的数量比例为(A+B)∶C,将小径管数量为C的腔室连通汽管;
S3)在第二集流管内设置阻流板将第二集流管分隔为两腔室,使两腔室连接的小径管的数量比例为A∶(B+C),将小径管数量为A的腔室连通液管。
所述三组小径管的数量符合下式:A∶B∶C ≈2∶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大量使用小径管,大大降低了空调的材料成本;
2.在使用小径管的同时,采用合理的冷媒导流策略,有效保持冷媒的流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以第一温度采样套管为例的温度采样套管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小径管的区间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的部件如下:
101铜管,102翅片,201第一集流管,202第一阻流板,203第一温度采样套管,204汽管,205翅片,206小径管,207液管,208第二温度采样套管,209第二阻流板,210第二集流管,401第一区间,402第二区间,403第三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201、第二集流管210、第一阻流板202、第二阻流板209、第一温度采样管203、第二温度采样管208、汽管204、翅片205、液管207和多条小径管206。
如图2所示,各小径管206并排放置并通过两根集流管连通,又由焊接在集流管内用于改变冷媒流动方向的第一阻流板202和第二阻流板209,将在换热器中流动的冷媒划分为三个区间,如图4所示,从液管到汽管的顺序,三个区间分别为第一区间401、第二区间402、第三区间403。三个区间分配的小径管数量分别为A、B、C,比例大约为2∶3∶4,具体设计规则如下:
按换热量计算小径管的总根数,按比例分配三组小径管的数量为A、B、C,其中,C>B>A;在第一集流管内设置阻流板将第一集流管分隔为两腔室,使两腔室连接的小径管的数量比例为(A+B)∶C,将小径管数量为C的腔室连通汽管;在第二集流管内设置阻流板将第二集流管分隔为两腔室,使两腔室连接的小径管的数量比例为A∶(B+C),将小径管数量为A的腔室连通液管。三组小径管按A∶B∶C ≈2∶3∶4的比例设置,如计算结果非整数,舍去小数点取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冲花打孔机并行控制加工时间虚拟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冲动能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