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4803.2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杨涛;徐博;汪年结;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F9/22;F28F27/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 ||
1.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第一集流管(1),所述第一集流管(1)上设有第一端口(4)和第二端口(5);
第二集流管(3),所述第二集流管(3)与第一集流管(1)间隔开预定距离;
扁管(2),所述扁管(2)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3)之间,扁管(2)内的多个微通道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3)相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口(4)为至少两个,并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集流管(1)外部的分配器(6)连接;
所述第一集流管(1)内通过隔板(7)分出至少两个第一腔室(1.1)和至少一个第二腔室(1.2),所述各第一腔室(1.1)分别与对应的各第一端口(4)导通,所述第二腔室(1.2)与对应的第二端口(5)导通;
所述第二集流管(3)内通过分隔件(8)分出至少两个彼此并联的流道(3.1),各流道(3.1)的一端分别通过扁管(2)与对应的各第一腔室(1.1)导通,另一端分别通过扁管(2)与对应的第二腔室(1.2)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腔室(1.1)分别沿第一集流管(1)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腔室(1.2)位于起始处或末尾处的第一腔室(1.1)的旁侧;所述第二集流管(3)内根据第一腔室(1.1)的数量间隔设有相应数量的U型隔板(801),这些U型隔板(801)的开口均位于第二集流管(3)的内侧且相邻两U型隔板(801)之间呈内外叠置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2)位于第一集流管(1)的中部,第二腔室(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室(1.1);第二集流管(3)中通过平面隔板(802)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9A)中设有与位于第二腔室(1.2)上端的第一腔室(1.1)数量相应的流道(3.1),下腔体(9B)中设有与位于第二腔室(1.2)下端的第一腔室(1.1)数量相应的流道(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位于第二腔室(1.2)上端的第一腔室(1.1)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上腔体(9A)中间隔设有相应数量的U型隔板(801),这些U型隔板(801)的开口均位于第二集流管(3)的内侧且相邻两U型隔板(801)之间呈内外叠置的关系;当位于第二腔室(1.2)下端的第一腔室(1.1)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下腔体(9B)中间隔设有相应数量的U型隔板(801),这些U型隔板(801)的开口均位于第二集流管(3)的内侧且相邻两U型隔板(801)之间呈内外叠置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5)和第二腔室(1.2)均为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2)的数量与第一腔室(1.1)的数量一致且在第一集流管(1)中交错排列;所述第二集流管(3)中通过平面隔板(802)分出与第一腔室(1.1)的数量一致并且沿第二集流管(3)轴向排列的流道(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6)为毛细管分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8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家用蔬菜生长柜
- 下一篇: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