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脲弹性体制备轮胎成型机锁块胶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4518.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桑仲跃;李晓刚;卜令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金泰轮胎胶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50;B29C39/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体 制备 轮胎 成型 机锁块 胶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聚脲弹性体制备轮胎成型机锁块胶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轮胎成型机所用的锁块胶囊,材质为硅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硅橡胶制作锁块胶囊要经过配料、炼胶混合、160℃~180℃高温硫化等复杂工艺,虽然其防粘连好,但制品热强度低,成型制品硫化脱模操作时易碎裂、物理机械性能低致使用寿命低停机更换次数多、成本高。
聚氨酯浇铸制作锁块胶囊工艺简单,由A(多元醇与TDI合成制备的PU预聚体)、B(交联剂或扩链剂)双组份经浇铸机按100:50~60的一定比例混合浇铸于模具型腔内于40℃~50℃条件下保持15~20分钟便完成制作的产品。该聚氨酯制品由于防粘连不好,影响成型轮胎的生产效率和成型轮胎的表面质量而很少采用。
基于上述情况轮胎成型工序需要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防粘连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锁块胶囊,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轮胎制作成型技术存在的使用寿命短、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提出采用聚脲弹性体经浇注工艺制成的一种高效、环保、耐用的橡胶工具—锁块胶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脲弹性体制备轮胎成型机锁块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A组分和R组分按重量比100:20~60的比例经过浇铸机的混合腔混合均匀,浇铸入模具的模腔中,在10℃~50℃温度条件下反应5-20分钟,反应结束后即固化成型为聚脲弹性体制品—锁块胶囊;所述的A组分是异氰酸酯组分,R组分包括端氨基聚醚和扩链剂。
所述的异氰酸酯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或以上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异氰酸酯组分优选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或者上述几种组分与羟基聚醚的形成的改性异氰酸酯组分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再或者上述异氰酸酯单体与改性异氰酸酯中任意几种的混合。
所述的扩链剂优选为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N,N-二烷基甲基二胺、异氟尔酮二胺(IPDA)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A组分为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R组分由端氨基聚醚和二乙基甲苯二胺组成,A、B两个组分的材料通过浇铸机控制系统调整好流量配比70:30或80:20,经过由储料罐的泵打入混合腔混合均匀浇注入模具的模腔中,在35℃~40℃温度条件下保持12~14分钟,开启模具取出已固化成型的聚脲弹性体制品—锁块胶囊。
针对锁块胶囊的硅橡胶和浇注制作工艺和使用现状,该聚脲弹性体制成的锁块胶囊代替以往的硅胶或浇注聚氨酯材料的锁块胶囊用于轮胎成型机机头轮胎成型工序,具有制作比聚氨酯浇铸更简单的工艺(固化温度和时间有更广泛的适应范围)和与硅橡胶不粘连的特性,而却制品耐腐蚀和使用寿命(物理机械性能)高的优点,硅橡胶的锁块胶囊使用寿命2000次~2400次、聚氨酯的锁块胶囊使用寿命3000次~3500次,而这种新型工艺、材料制成的锁块胶囊使用寿命达4000次~4500次,同时具有制作轮胎成型制作的合格率高、综合成本低的经济效益。
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见下表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金泰轮胎胶囊有限公司,未经东营金泰轮胎胶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